[实用新型]便携过滤式自救器无效
申请号: | 92217939.5 | 申请日: | 199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716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7-07 |
发明(设计)人: | 曾海锋;谢少岗;洪定之;王浩;叶晓钧;陈小青;刘金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煤矿安全仪器厂 |
主分类号: | E21F5/00 | 分类号: | E21F5/00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魏国先 |
地址: | 410013***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 过滤 自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类生活必需的救生设备,为煤矿工人在井下遇瓦斯爆炸和火灾时必备的自救生设备。
过滤式自救器是用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呼吸保护装置,其工作过程是环境中的一氧化碳经过过滤式自救器的过滤罐时,在过滤罐中触煤的催化作用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无毒的二氧化碳。
目前世界上仍有美国、苏联、日本、德国等生产过滤式自救器,使用时间最长的是西德的950型,防护时间达120分钟,体积较大,体积最小的是美国W65型,防护时间为60分钟,我国现有厂家生产的过滤式自救器,体积较大,防护是间为60分钟,由于我国煤矿现状是开采煤层较薄,采煤机械化程度不高,因此广大煤矿工人要求自救器性能良好、防护时间长而体积重量小,携带方便,因此必须充分利用过滤罐的空间,此外,现有自救器的罐外壳上部只具有保护套,以防止误开启,但实际平时作业时,保护套易磨损,保护套破损后,开启搬手及封口带常常由于工作中的挂、拉而误开启,破坏密封,导致触煤层自然失效,因此需要对开启搬手及封口带进行保护处理。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过滤罐有效容积得到增加、延长防护时间,加固密封保护、抗冲击性好、整机性能优良的便携过滤式自救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种便携过滤式自救器具有过滤罐、口具组、上下外壳、后封口带、鼻夹及支片等,本实用新型其主要发明点是:过滤罐设计为两肩水平,过滤罐内上部装有一中央呈球面凸起、旁边分布有多个凸点的上承板,中下部装有带孔的镀锌薄铁中下承板,最下层有向下凹的弹簧底座,同时上下外壳加装有带钩扣的保护带组。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后封口带结构示意图;
图4为保护带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这种便携过滤式自救器,具有过滤罐(1)、口具组(2)、上下外壳(3)、后封口带(4)、上承板(6)、中下承板(7)、弹簧底座(8)、鼻夹及支片(9),口具组(2)、鼻夹及支片(9)安装在过滤罐(1)上,上、下外壳(3)套装在外面,后封口带(4)安装在上下外壳(3)上,上承板(6)、中下承板(7)、弹簧底座(8)安装在过滤罐(1)内,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过滤罐(1)的上部结构为两肩水平,改变了过去的那种两肩倾斜结构,有效地扩大了内空间,过滤罐(1)内上部的上承板(6)为一中央呈球面凸起、旁边分布多个凸点的结构形状,既充分利用过滤罐的空间,又使上承板与过滤罐之间留有间隙减少阻力,过滤罐(1)内的中下承板(7)为带孔的镀锌薄铁板,改变了过去的那种铁丝网两层包边结构,加工一次成型,减少了材料和工序,过滤罐(1)内最下层的弹簧底座(8)为下凹的底座结构,这样再一次扩充了内空间,增加装药量,延长了自救器使用的防护时间,鼻夹支片(9)采用橡胶支片,取代了过去那种铝片结构,便于装配和使用,同时,本实用新型新设计了保护带组(5),取代原来的保护罩,因而避免了因磨损保护罩而导致误开启失效的缺陷,保护带组(5)由钢丝钩(12)、橡胶保护带(11)、钢丝圈(13)组成,并依次连接,后封口带(4)一端也新增设了一个挂钩(10),保护带组(5)的钢丝圈(13)套入后封口带的挂钩(10)上,实现对开启搬手的保护,使得保护装置更安全可靠、持久耐用而装配操作方便。
优点与积极效果:结构简单,过滤罐的内容积得到增加和充分的利用,增加了装药量,延长了防护时间,同时密封保护性能好,抗冲击性能好,使用方便,轻巧美观,整机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是适应于矿山救护的改进型新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煤矿安全仪器厂,未经湖南煤矿安全仪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179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体式带有热水箱的煤饼炉
- 下一篇:两用夜明鱼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