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调速型电动蝶阀无效
| 申请号: | 92216848.2 | 申请日: | 1992-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746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7-07 |
| 发明(设计)人: | 肖而宽;刘铁男;万立新;陈树林;赵宝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铁岭阀门厂 |
| 主分类号: | F16K31/04 | 分类号: | F16K3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2000***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调速 电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供、排水管路上,实现开与关速度可按予先确定程序执行的阀,特别是在水系统边界条件各异情况下使用的阀。
目前,由于供水系统的边界条件各异,对用在泵出口侧使用的截止或止回阀,要求在关闭或开启时,应按一定的角速度变化进行旨意克服水击和防止水泵倒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曾生产出液控止回蝶阀,该阀借助液控系统,通过改变伺服油缸的进、排油量来达到调整开与关角速度变化的目的。但不管采取什么样的保持油压稳定措施,其渗油、漏油的问题皆难从根本上解决,而造成阀在工作中蝶板频繁摆动或伺服油泵频繁起停。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通过改变供给交流电动机电源频率来实现由交流电动机直接带动的蝶阀在关闭或开启时角速度可予选的技术改进方案,求其达到按予选工作程序进行工作并可以防止水击和水泵倒转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的:即在由蝶阀机构(1)、减速机构(2)、交流电动机(3)、三相开关(5)9ZC系列控制器(7)组成的调速型电动蝶阀的基础上,于三相开关(5)和交流电动机(3)之间借助R;S;T线路和U;V;W线路接入一组MF系列变频器(4),于MF系列变频器(4)和9ZC系列控制器(7)之间借助(一)COM;1;2;3;4线路和与205,204,203,200端子共电位的COM;200至DC2,FR;201至2DF;202、205至MBS;203至RR,3DF;204至AC2线路接入一组FA1A-C1A1E可编程序控制器(8),它借助01;03回路供电。
此外MF系列变频器(4)、FC1A-C1A1E可编程序控制器(8)和9ZC系列控制器(7)借助03回路共地。
为了显示阀位和过力矩,在系统中的减速机构上设有微动开关XK,并借助02线路将信号反馈给9ZC系列控制器(7)的电路系统中,为了实现开、关、停工作状态,FC1A-C1A1E可编程序控制器(8),还将端子(-)COM;1;2;3;4分别与9ZC系列控制器(7)中的FA;TA和QA开关相连。
鉴于上述措施,本阀依据N=60f/p的工作原理,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
下面根据附图中的一个实施例来进一步解释发明:
图1为调速型电动蝶阀电气控制系统示意图。
图中1为蝶阀机构,2为减速机构,3为交流电动机,4为MF系列变频器,5为三相开关,6为转换开关,7为9ZC系列控制器,8为FC1A-C1A1E可编程序控制器,XK为微动开关,FA为开阀按钮,QA为关阀按钮,TA为停止按钮,01、02、03为电线。
图2为关阀时频率时间控制信号变化图。
图中f1、f2为设定频率,t1、t2、t3、t4、t5、t6为设定时间,Z为正转变化曲线,in1、in2为指令控制曲线,200、201、202为FC1A——C1A1E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端子,FR、DC2、COM、2DF、MBS为MF系列变频器的端子。
图3为开阀时频率时间控制信号变化图。
图中F为反转变化曲线,in3、in4为指令控制曲线,t7、t8为设定时间,f3为设定频率,203、204、205为FC1A-C1A1E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端子,RR、3DF、AC2为MF系列变频器的端子。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过程:首先根据水系统开关阀的技术要求,通过FC1A-C1A1E可编程序控制器按如图2、图3曲线进行程序设定,控制MF系列变频器,改变电机电源的工作频率,按照予知要求借助减速机构指挥阀的开或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由于采用了电源频率可调的电动执行机构,克服了液压系统的漏油问题,杜绝环境污染。
2、由于在电控系统中,运用了变频器和编程器,从而实现了根据水力系统的不同要求,可灵活予定程序,关阀速度可多极变化,进而提高了蝶板的工作稳定性,减小水击和防止水泵倒转。
3、本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还具有体积小、造价低、安装方便的特点,使管路系统布置更加合理,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铁岭阀门厂,未经辽宁省铁岭阀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168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排尿装置
- 下一篇:自行车前叉的叉脚止滑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