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杆式汽车防盗锁无效
申请号: | 92215544.5 | 申请日: | 1992-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732U | 公开(公告)日: | 1992-11-04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文印 |
主分类号: | B60R25/02 | 分类号: | B60R25/02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衷诚宣 |
地址: | 台湾省高雄***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杆式 汽车 防盗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安全的防盗锁具。
市场上,一般用于汽车方向盘上的汽车防盗锁,都是由双节式或单节式锁杆结构,其中一钩扣件定位扣制在方向盘上,另一钩扣件可滑动位移调整间距,通过调整间距使其符合各式大小尺寸汽车方向盘防盗锁,此可滑移结构则附有一固定用锁座,利用此锁座上的锁心开闭控制整个汽车防盗锁撑固在方向盘上,但此类汽车防盗锁存在以下缺点:
1.锁杆上都设有供锁座的锁心嵌制固定的并排凹环,每一凹环间距固定,造成调整锁具长短尺寸难以与方向盘的实际尺寸相吻合,均有一定位差空隙,造成锁具与方向盘之间不能紧密扣固成一体。
2.锁座上的锁心突出外露在锁座表面,盗窃者容易采用外力击坏锁心,使锁心丧失闭锁防盗能力。
3.锁心上的锁匙孔均为朝上或朝驾驶座设制,此设计虽然开锁方便,但却提供了盗窃者易于从容盗开的空间和操作便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汽车防盗锁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单杆式汽车防盗锁,设计一种在单杆式锁杆上能调整位移且能吻合各种方向盘的锁具,使锁具与方向盘紧密配合,防止其松驰晃动,其次,设计一种内凹隐藏的已知锁心,使其具有抵抗外力敲击破坏的能力,再次,是使已知锁心的锁匙孔呈朝方向盘内下方的方位设制,使盗窃者无法从容操作盗开锁具,进而提高汽车防盗锁的安全效果,有效地保护锁心,提高其抵抗暴力破坏的能力,增强汽车防盗锁防止外力敲击、防锯、防剪的实用安全效能。
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是设计一种单杆式汽车防盗锁,它是由锁杆、锁座所组成,锁杆为一根长度大于方向盘直径的实心直杆体,其一端一体制有可钩扣住方向盘的螺旋杆状扣体,另一端制有手持的握把。
锁座是由瓦型锁盖和座体对合嵌配并采用销轴联接安装而成,整个锁座串装在锁杆上,座体的侧面制有既可串设在锁杆上又能使其在锁杆上移动调位的穿孔,座体表面上与穿孔垂直位置处制有与定位螺栓匹配的螺孔,在座体一侧制有与瓦型锁盖对应且搭合嵌配后能圈扣方向盘的圆弧型凹槽,在座体底部内隐装有已知锁心,其中已知锁心的锁匙孔是朝方向盘内下方的方位设制,已知锁心后端制有可伸入瓦型锁盖之内凹锁孔的锁栓。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结构作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闭锁后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开锁后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1-锁杆,2-锁座,3-方向盘,11-螺旋状扣件,12-握把,21-穿孔,22-定位螺栓,23-瓦型锁盖,24-已知锁心,25-锁栓,26-内凹锁孔,锁匙孔(未标出),230-座体,231-锁轴,232-圆弧型凹槽。
参见图1、2、3,实施时,先制作本实用新型各组件,本实用新型是由锁杆1、锁座2所组成。
锁杆1是一根长度大于方向盘3直径的实心直杆体,锁体1的杆截面可为圆形、方形、六角形及其它几何形状,锁杆1一端一体制有可钩扣住方向盘3的螺旋杆状扣件11,扣件11为360度螺旋杆状扣件,也可为手扣形扣件及其它可钩扣在方向盘3的扣件。锁杆1的另一端制有用于手持的握把12。
锁座2制成呈“Ω”型,它是由瓦型锁盖23和座体230对合嵌配并采用销轴231联接安装而成,整个锁座2串装在锁杆1上,座体230的侧面制有既可串设在锁杆1上又能使其在锁杆1上移动调位的穿孔21,在座体230表面与穿孔21垂直位置处制有与定位螺栓22匹配的螺孔,在座体230一侧制有与瓦型锁盖23对应搭合嵌配后能圈扣方向盘3的圆弧型凹槽232,在座体230底部内隐装有已知锁心24,其中已知锁心24的锁匙孔是朝方向盘内下方的方位设制,已知锁心24后端制有可伸入瓦型锁盖23之内凹锁孔26的锁栓25。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由于锁座2与各式方向盘能紧密配合,吻合性好,不会造成松驰晃动,破坏空间缩小,故安全性提高。
2.由于已知锁心是采用内凹隐藏式安装,所以锁具抵抗外力敲击破坏的能力增强,故防盗效果提高。
3.已知锁心24上的锁匙孔是朝方向盘内下方的方位设制,使盗窃者无法从容进行破坏操作而盗开锁具,故提高了汽车防盗锁的安全效果。
整个锁具防止外力敲击、防锯、防剪的功能提高,是一种实用性好,安全性好的汽车防盗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文印,未经吴文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155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