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听诊器无效
| 申请号: | 92215002.8 | 申请日: | 1992-0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461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7-22 |
| 发明(设计)人: | 陆国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国民 |
| 主分类号: | A61B7/04 | 分类号: | A61B7/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9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听诊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听诊器,尤其是由受音器、放大器、耳机组成的电子听诊器。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听诊器主要结构是由受音器、导音软管和听音管等组成,它是通过管腔内的空气把声波传到耳朵的,听诊器腔体内的空气由耳朵的鼓膜构成一个密闭腔,当使用听诊器过程中,受音器的音膜与人体接受压迫时,密闭腔内的压力也随之增大,使鼓膜受到压迫时,这样影响鼓膜的振动,降低听觉灵敏度,而且使人耳产生胀感,为了使听诊器腔体内的空气由人耳鼓膜之间构成密闭,所以听音管口与人耳的外耳孔间需保持有一定的压力,因此,当使用时感到外耳孔胀痛。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电子听诊器,制作一种可以使声电转换的受音器,然后把电信号送入放大器放大,最后由耳机还原声波。
为了解决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解决的方案是:由受音器把人体内的声波转换为电信号,受音器采用单只动圈耳机进行声电转换,也可采用压电陶瓷片或小型电容话筒,然后把电信号送入一个BG1、BG2两个不同极性的三极管组成的直接耦合放大器放大,由BG3、BG4复合后组成输出极,对前极送来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然后由耳机还原声波,在复合输出极与前极之间由带开关的音量电位器来调节后极功率输出大小,以达到控制音量目的,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听诊灵敏度,而且免受原听诊器压迫外耳孔和气压对鼓膜压迫所造成的胀痛感。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在图1的方框图中,耳机1、耳机导线2、放大器3、带开关的音量电位器4、受音器输出线5、受音器6。放大器3的位置在受音器输出导线5与耳机导线2之间。
在图2的电路原理图中,受音器S、信号通过电容C1送入由BG1、BG2两个PNP和NPN不同极性的三极管组成的直接耦合放大器作为前极,R2和R3分别是BG1、BG2的负载电阻,R1为偏流电阻,阻值一般调整在使R3电阻两端电压为0.5v左右,信号从前极BG2的集电极输出,由C2合到BG3、BG4组成的复合后极输出极,对信号进行功率放大,放大后的信号由BG4的集电极输出,送入耳机EJ还原声波,w是带开关K的音量电位器,以调节后极放大信号的大小,从而控制音量,R5是BG3的发射极电阻,偏流电阻R4调整在使BG4的集电极电流在5mA左右,C3为滤波电容,电源E采用1.5v,当然该放大器不局限于上述形式,还可以是其它类似形式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国民,未经陆国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150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