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浮雕状光纤壁画无效
| 申请号: | 92213628.9 | 申请日: | 1992-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269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9-30 |
| 发明(设计)人: | 陈为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 |
| 主分类号: | B44D2/00 | 分类号: | B44D2/00;B44C5/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汤志武,瞿安萍 |
| 地址: | 21001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浮雕 光纤 壁画 | ||
一种浮雕状光纤壁画,属装饰艺术领域。
现有浮雕状壁画大多由贝壳、羽毛、棉花、麦杆等制成,它在暗处不能发光,色彩也不能变化。能在暗处发光的具有立体造型的光纤工艺制品,如光纤花、鸟、鱼、虫、树、竹等,由于其发色原件一滤色盘直径一般不能小于100mm,所以使其色光装置较厚而不能作为壁画上墙,而只能做成盆景、花篮之类的摆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浮雕状光纤壁画,它既有光纤盆景、花篮般的立体造型,又能作为壁画挂上墙;它不仅在白天或光线充足的地方使人赏心悦目,尤其在夜晚或光线暗淡的场所,更使画面熠熠发光,瞬息万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它由带浮雕状光纤工艺画面的镜框(1)和灯光源电气盒(2)组成,在灯光源电气盒(2)内装有变压器(3),卤钨灯(4)、光纤末端束(6)、色带(7)、导轮(8)、微电机(9)和主动轮(10)。镜框(1)内浮雕状光纤画面的光纤末端束(6)集束于灯光源电气盒(2)内,灯光源电气盒(2)中卤钨灯(4)发出的光经过色带(7)照射到光纤末端束(6)上,色带(7)由主动轮(10)加2个以上导轮(8)支撑定位。主动轮(10)在微电机(9)的带动下,使色带(7)与微电机(9)作同步旋转,在紧贴镜框(1)背面的灯光源电气盒(2)的内侧还装有一块主要起散热作用的金属导热板(5),它是厚度为不超过0.1mm的铝皮,其大小与灯光源电气盒(2)内侧面积大小相同。
镜框(1)内是用光纤制作的立体画面或者是光纤立体画与贝雕画、羽毛画、棉花、麦杆画等相结合的立体画面。在灯光源电气盒(2)内用宽度为30-40mm左右的色带作为发色原件,大大减少了灯光源电气盒(2)的厚度,再加上色带是用涤纶薄膜或聚酯薄膜做成,它比用有机玻璃制成的色盘要薄得多,因此它的光损耗要比色盘小,色带的长度可以通过主动轮(10)加2个以上导轮(8)调剂,它可以组成任意多边形而充分地加长,加长的色带一方面可以让通过卤钨灯照射后发热的部位充分地冷却,另一方面也可以大大增加色容量,使光纤制品的颜色变化丰富。
该浮雕状光纤壁画用卤钨灯作光源,亮度高,寿命长,由卤钨灯发热的散热问题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来解决:一是在紧贴镜框(1)背面的灯光源电气盒(2)内侧装有一块导热性能好不超过0.1mm厚铝皮金属导热板(5)它的大小与灯光源电气盒(2)内侧大小相同这样可以防止卤钨灯(4)使灯光源电气盒局部过热,二是在灯光源电气盒(2)靠近卤钨灯(4)一侧处上下设有若干个散热孔,再加上为前所述加长的色带有使色带加热部位有充分冷却时间,这样就使整个电气装置,散热性能优良,经久耐用。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制造的浮雕状光纤壁画,画面生动活泼,装饰效果极佳;电气系统亮度高、光损耗小,色容量大,散热性能好,经久耐用;整体结构合理,壁薄、体轻,造价低廉,可适合于咖啡、舞厅或一般家庭装饰。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参照图1浮雕状光纤壁画由长度为1050mm宽度为550mm厚度为50mm的镜框(1)和长度为850mm宽度为410mm厚度为50mm的木质灯光源电气盒(2)组成在灯光源电气盒(2)靠近卤钨灯(4)侧上下各开有10个散热孔。
参照图2在灯光源电气盒(2)内装有一个40W环形变压器(3)在靠近它的一侧装有2只20W卤钨灯(4),在镜框(1)背面灯光源电气盒内侧有一大小与电气盒内侧大小相同的,厚度不超达0.1mm的铝皮做的金属导热板(5),浮雕状光纤画的光纤末端束(6)分两股集束于灯光源电气盒(2)内,色带(1)是用涤纶薄膜制成上面涂有9种不同色彩,其宽度为35mm长度约1200mm,由高度为40mm的主动轮(10)加3个与主动轮大小相同的导轮(8)组成任意四边形支撑定位。微电机(9)为3W,主动轮(10)在微电机(9)的带动下以5-10转/分同步旋转。卤钨灯(4)发出的光经过转动的色带(7)后变成许多变化各异的色光,通过光导纤维末端束(6)进入镜框(1)内的浮雕状光纤画面,整个画面色彩斑烂,栩栩为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未经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136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