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的闭式油路液压控制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2212434.5 | 申请日: | 1992-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797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9-23 |
| 发明(设计)人: | 何扬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设部长沙建筑机械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15B11/00 | 分类号: | F15B11/00 |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俞诗永,梁世芬 |
| 地址: | 41001***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油路 液压 控制 装置 | ||
新型的闭式油路液压控制装置,涉及液压技术,用于混凝土泵中对高压柱塞油泵双向变量的闭式油路工作过程进行控制。
现有的高压柱塞油泵双向变量的闭式油路,其液压控制装置采用电磁换向阀控制液压伺服阀,液压伺服阀控制伺服缸,进而控制油泵斜盘倾角变化的方式,达到控制双向变量高压柱塞泵输出油流的流向和流量的目的。这种液控装置油路较为复杂,换向响应速度较慢,控制装置不能避免双向变量高压柱塞泵换向过程中的吸空、液压冲击和溢流发热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闭式油路液压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三位四通的电磁换向阀〔12〕的一端与增压泵〔11〕的压力油路连接,另一端与伺服阀〔13〕连接。液控装置〔2〕由梭阀〔21〕、可调节流阀〔22〕组成,梭阀〔21〕的a2、c2口分别与伺服缸〔13〕的X3、X4口连通;梭阀〔21〕的b2口与可调节流阀〔22〕连通,可调节流阀〔22〕的另一端与油箱〔7〕连接。单向阀装置〔3〕中的单向阀〔31〕、〔32〕的二端与伺服缸〔13〕的X1、X3及X2、X4口连接。蓄能器油路控制装置〔4〕中卸荷阀〔41〕的O4口与增压泵〔11〕的压力油路G口连通。油路冲洗装置〔5〕的a5、b5口分别与双向变量高压柱塞油泵〔1〕的A1、B1口连通。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系统原理图。
现结合附图将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叙述如下:
电磁换向阀〔12〕通电,液压系统开始工作,伺服缸〔13〕中的压力油路通过液控装置〔2〕中的梭阀〔21〕与可调节流阀〔22〕连通,可调节流阀〔22〕调控伺服缸〔13〕中的油压,从而控制双向变量高压柱塞泵〔1〕中斜盘〔14〕的倾角变化,达到控制双向变量高压柱塞泵〔1〕的输出流量。双向变量高压柱塞泵〔1〕换向过程开始时,蓄能油路控制装置〔4〕中电液换向阀〔43〕换向,使蓄能器〔42〕释放,卸荷阀〔41〕的O4口关闭,从而使增压泵〔11〕的压力油路中流量急剧减少,形成短时低压;该低压经电磁换向阀〔12〕和单向阀装置〔3〕迅速反馈至伺服缸〔13〕,形成对伺服缸〔13〕的低压控制;与此同时,电磁换向阀〔12〕换向,压力油进入伺服缸〔13〕的另一端,并经梭阀〔21〕与可调节流阀〔22〕连通,从而实现伺服缸〔13〕在低压控制下换向,斜盘〔14〕换向迅速、平稳、无冲击。接着,在分配阀油缸〔6〕完成动作及蓄能器〔42〕再次充压后,卸荷阀〔41〕的O4口开启,增压泵〔11〕压力油路中的流量及压力升至正常,从而完成双向变量高压柱塞油泵〔1〕的换向过程并控制其输出流量。油路冲洗装置〔5〕保证使双向变量高压柱塞泵中流经A、B口的油流自动更换。
本实用新型由于将由可调节流阀〔22〕和梭阀〔21〕组成的液控装置〔2〕、电磁换向阀〔12〕、伺服缸〔13〕和单向阀装置〔3〕一起组成液控油路,并对伺服缸〔13〕的换向过程主动反馈低压,使其在低压控制下完成换向,从而使液控装置较为简捷,双向变量高压柱塞泵〔1〕的换向过程响应快且平稳、无冲击,简化了较复杂的液控油路,避免换向过程产生吸空、液压冲击和溢流发热现象,降低能耗,提高液压系统效率和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设部长沙建筑机械研究所,未经建设部长沙建筑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124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