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脑打印端口及激光引擎界面转换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2209896.4 | 申请日: | 1992-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536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8-18 |
| 发明(设计)人: | 杨仁村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鼎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12 | 分类号: | G06F3/12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济洪,张志醒 |
| 地址: | 香港湾仔港湾***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脑 打印 端口 激光 引擎 界面 转换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换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电脑打印端口及激光引擎界面转换装置。
按,时代的进步使得科技文明一日千里,而在科技日新月异下,人民生活品质也因而逐渐提升,从过去家业社会的只求温饱,提升至现代工业社会的物质享受,故在现代的生活中,个人电脑已成为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务处理辅助工具,该个人电脑挟其惊人处理的速度及繁琐事务且可不分区域与层面,故深受人们喜爱。
然,该个人电脑处理任何事务的最终目的,即是要将处理过的数据的结果列印出来,而以目前一般所使用的打印机,主要的大致上可分为矩阵型打印机与激光型打印机两种,其中以激光型打印机的处理品质(解析度DPI)与速度均较优于矩阵型打印机,虽在价钱上比较昂贵,但仍受需要处理大量数据者所欢迎,只可惜激光型打印机的处理速度虽快,大致上每一秒钟可处理10K字节,矩阵型打印机约每一秒钟可处理1K字节,但此种速度现在已不能满足一个挡案动不动就是几百K以上的信息量或图形,以目前激光型打印机的处理速度而言,则须一分钟的时间才可以接收完毕,大致上也只能列印一张图而已,而不是一般所标榜的8PPM(8PPM即是每分钟8页)或15PPM,故对处理大量信息者而言并非是一个理想的打印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良上述习知的缺点,使激光型打印机的处理速度由原来的每一秒钟10K字节提高到100K字节且不须要激光型打印机内的系统控制板,只须要一简单转换电路把并联信号转换成该打印机可接受的视频信号即可,而其成本只是原来系统控制板的十分之一价格而已,故本实用新型除了提高激光型打印机的处理速度外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实为一理想的打印机。
为说明本实用新型与习知的打印机之间的区别,特将习知的系统控制板作如下介绍,习知的系统控制板大致包含以下几个部分所构成:
1.输入与输出部分(I/O),该部分即并联端口或串联端口,以连接个人电脑。
2.中央处理单元部分(CPU),该部分即激光型打印机的心脏,负责控制所有的动作,一般为68000系列或简易指令集微处理器(Reduce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3.存储器部分,该部分因要处理的信息量很大,故需大量的存储器,一般为1M-4M。
4.控制面板部分,该部分以决定是否改便其列印条件。
5.字型部分,该部分需由激光型打印机本身提供。
由此可知,习知激光型打印机的系统控制板不但构造复杂且成本高昂,对于需大量列印信息者又显得速度太慢,实非是一个理想的打印 机;而本实用新型即对上述习知的缺点加以改良,使其构造简单且成本低廉,同时将信息速度提高到原来的十倍,故实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打印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脑打印端口及激光引擎界面转换装置系由一条DB-25对DB-25的电缆连接线,其两端各设置一DB-25标准连接器,分别连接到个人电脑打印机界面卡的电脑打印端口及该装置的端口上,该装置再与激光打印机连接控制,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一个先进先出存储器,与电脑打印端口相连接,用以寄存由电脑打印端口所传送的信息;
一个移位寄存器,与上进先进先出存储器的输出端相连接,成串行的视频信号;
一个控制逻辑电路,与先进先出存储器和移位寄存器相耦合,用以监视视频信号,和生产先进先出存储器及移位寄存器的控制信号;
一个脉冲产生器,与先进先出存储器和控制逻辑电路相耦合,用以监视D7信号,当D7信号由0到1或由1到0时皆会产生一脉冲信号,以把D0-D6信号存到先进先出存储器,以便作为后续之用;以及
一个命令或状态控制电路,与控制逻辑电路相耦合,用以产生命令给激光引擎或读取激光引擎的状态并与个人电脑相耦合以把这些状态送给个人电脑,以便个人电脑可了解打印机的状态而不须至印表机处,方可查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鼎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文鼎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098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