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环形汁沟的藕筒辊无效
| 申请号: | 92209453.5 | 申请日: | 1992-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587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5-19 |
| 发明(设计)人: | 韦廖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廖君 |
| 主分类号: | C13D1/06 | 分类号: | C13D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30413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 藕筒辊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甘蔗压榨机上使用的带环形汁沟的藕筒辊。
目前甘蔗压榨机所用的藕筒辊是由在辊子园周上钻出多排倾斜小孔作为入汁孔,并将这些小孔与周向布置的若干条纵向集汁沟相通,从而构成一组排汁通道。但是,这种结构在加工方面的难度很大。首先是在园周上钻出斜孔较难,角度小和小孔径时易断钻;大角度及大孔径时,又易使蔗渣进入小孔而堵塞排汁通道;加上斜孔数量多,很难加工较深的斜孔,故使得辊子的加工难度十分大。另外,由于进入排汁通道内的蔗渣无法清理而易引起堵塞致使藕筒辊失效。
为解决蔗渣堵塞排汁通道,目前采用的方法是用高压气或高压水冲洗排汁通道。但这使得清洗机械相当复杂,如用水,则会增加后工段的负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藕筒辊,它不但能构成一组可以清理而不易堵塞的排汁通道,而且制造也很容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辊子上沿轴向等距开若干条环形汁沟,环汁汁沟与若干条周向均匀布置轴向穿过辊子全长的集汁沟相交,使环形汁沟与纵向的集汁沟构成一组排汁通道,在与环形汁沟对应的位置安装一组清渣刀。这样,使蔗汁从环形汁沟进入纵向集汁沟并由辊子两端排出。并由清渣刀将进入环形汁沟的蔗渣清出,以保证排汁的通畅。
本实用新型因为只需在纵向集汁沟上再开若干条环形汁沟,而不是在其上开出许多倾斜小孔,所以结构较简单,加工也较容易。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着眼点不是阻止蔗渣进入排汁通道,而是利用部份进入环形汁沟的蔗渣作为过滤层,使排出的蔗汁含渣量较少,同时用清渣刀将进入环形汁沟的渣在进入下一排汁周期前清理出来。两者使得排汁通道易被堵塞的问题得以解决。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带环形汁沟的藕筒辊的剖面图。
下面结合图1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该藕筒辊包括辊子本体(1),其表面开若干条环向V形齿纹(3),齿纹(3)的齿底开出若干条环形汁沟(4),环形汁沟(4)的底部与若干条沿轴向贯穿全辊,在周向均布的纵向集汁沟(5)相交并相通,纵向集汁沟(5)的宽度从辊子中间向两端逐渐加大,使集汁沟沿着液流方向增加其流通面积,以减少可能发生的堵塞。环形汁沟(4)和集汁沟(5)构成一组排汁通道。在与环形汁沟(4)相对应的位置,布置了一排插到沟底的清渣刀(2)。
当辊子工作时,蔗渣在辊子间受压。在强大的压力下,蔗汁从环形汁沟(4)进入纵向集汁沟(5),并通过辊子两端排出。与此同时,进入环形汁沟(4)的蔗渣由于摩擦力而停留在环形汁沟(4)的顶部并形成一过滤层,使蔗汁经此过滤层后再进入纵向集汁沟(5),从而减少了排出汁的含渣量,避免了纵向集汁沟(5)的堵塞。另外,由于辊子的转动,清渣刀(2)将停留在环形汁沟顶部的蔗渣清出,这也避免了蔗渣被逐渐压入环形汁沟(4)的底部而堵塞排汁通道的问题。
为避免蔗渣压入环形汁沟(4)的深处,环形汁沟(4)的宽度应尽可能窄,其深度在辊子强度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深。考虑到每次蔗渣的压入深度及加工的难度,环形汁沟(4)的宽度最好在4-7毫米之间,深度则不应小于30毫米。而所述的藕筒辊表面可以是开V形齿纹的,但对光辊也一样有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廖君,未经韦廖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094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用螺旋管内热式凹底开水壶
- 下一篇:直接显示布氏硬度值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