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渗漏套管无效
| 申请号: | 92208846.2 | 申请日: | 1992-05-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922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曹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剑 |
| 主分类号: | F16L5/00 | 分类号: | F16L5/00;F16L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5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渗漏 套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类防渗漏套管。属管道配件领域。
目前,金属或塑料管穿过砼板,采用预留孔洞后安装的做法。节点处理可分为先预埋套管、后埋套管、无套管三种形式。当这些节点处理用于防水时,则存在着不少缺点和不足,成为渗漏的隐患。分析其原因,从材料方面来讲,塑料管材与砼结合能力较差且缩胀受温度影响大,水泥或砼由于凝固收缩,其二次结合处及其与管材结合处易出现微裂缝;油膏等密封防水材料的老化;从设计施工方面来讲,施工不规范是造成渗漏的主要原因,再者就是设计不合理。传统的节点防水处理,概括地讲,就是以“堵”为主。其缺陷是显而易见的,拿通常使用的蹲式大便器的楼面构造做法来讲,要完全堵住水自外向内进入填充层是很难办到的。水进入一定量后,就会自管道与砼板交接节点处、墙面等薄弱部位向外渗漏。据建设部对全国100个城市1988-1990年竣工的2072栋房屋进行的渗漏调查结果表明:厕浴间、墙面的渗漏比较严重,其中厕浴间的渗漏比屋面还高(注:屋面约为30%)。渗漏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不利于邻里关系的和睦,还给国家带来了经济损失。
本发明的目的:弥补以往管道穿过砼板处节点防水做法的不足,结合施工具体情况,采用“堵”“疏”结合的设计施工手段,用极小的花费,较好地解决这些部位造成的渗漏问题。
本发明的内容:该套管是一段管形件,通常不足二十厘米。安装在管道与砼交接节点处,套在管道外,上端结合在砼板上的管道孔洞周边,下端周边同管道结合起来,套管与管道之间形成空腔,当物质在砼与管道结合部位自管道外缘部分向外渗漏时,渗漏物质流入套管与管道间的空腔,再经管道壁上的小孔进入管道内,从而达到防渗防漏的目的。
套管采用塑料材料或橡胶材料或金属材料制作。安装后其平行于管道轴线方向的断面类似倒“八”字形、瓶颈形;其垂直于管道轴线方向的断面主要为圆环形。
套管与管道的结合分二类:一类是一体式结合,即生产制造时,将套管与管道注塑或浇注成一个完整件;另一类是组合式结合,即套管单独制造,施工时,通过丝接、粘接、承插接合、胶皮腕扎接四种结合形式中的一种,将套管与内管结合为一体。套管上端与砼板或预埋件间的结合,与上述采用的的四种结合形式雷同,也可直接将套管上端通过橡胶或塑料类垫圈压紧结合在砼板或预埋件上。对丝接、胶皮腕扎接结合部位的金属管道表面的光洁度要有一定的要求。
配合本套管的使用,应在砼板上的孔洞中埋设带有止水环、导水环的普通套管,以增强防渗防漏功效。
为了方便检修,可在套管上留设一个检查口。
本发明的优点:适用于各类金属或塑料管穿过砼板处节点防水施工。不需对原有管件做任何改变;施工简便,维修简易;防渗防漏效果好,费用极低廉,具有较好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现以一实施例做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采用了防渗防漏套管的蹲式大便器排水口节点防水做法断面示意图。
在砼板[8]中,预埋或后埋普通套管[3]。管道〔2〕安装定位后,通过丝扣〔4〕接合形式,将套在管道〔2〕外的套管〔1〕的下端同管道〔2〕结合在一起。套管〔1〕上端,可选用一个断面为“U”形的橡胶类垫圈〔7〕镶嵌在套管〔1〕上口。水经孔洞处进入套管〔1〕与管道〔2〕之间的空腔后,再通过管道〔2〕壁上的倾斜小孔〔5〕进入管道〔2〕内。
为了方便检修,增设检查口〔6〕;为了提高防渗防漏效果,砼板〔8〕上可做一层水泥砂浆泛水〔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剑,未经曹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088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催化电子交换除氧器
- 下一篇:便盆防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