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可靠热熔断式电器保护元件无效
| 申请号: | 92208624.9 | 申请日: | 1992-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284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4-21 | 
| 发明(设计)人: | 戴延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延平 | 
| 主分类号: | H01H37/76 | 分类号: | H01H37/7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292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靠 熔断 电器 保护 元件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器安全保护元件。可安装在任何一种电器之内,用以防止电器事故的发生。
现代电器,品种之多、数量之大要用天文数字才可以计算。且已深入到每一个工厂,每一个家庭。虽然,电气化是人类现代文明的标志。但跟随而来的却是电器事故的不断发生,造成生明财产的严重损失。
大量的分析和统计数字表明,不论是何种原因引发的电器事故,都有一个共同的表现:即在事故发生之前,电器内部的温度会升高超过正常数值。因此,大约在十年前有人想出了一个极简单的解决办法:将一粒低熔点合金(熔化温度可低至55℃)焊在两根纯铜导体的端部,再经封装之后成为一个导电元件,可安装在任何一种电器之内。一旦电器过热超过正常使用的温度时,低熔点合金便会熔化,从而使两根纯铜导体分离不能导电,电源便被切断。因而防止了事故的发生。此法简单易行而且有效,因此受到了普遍的重视。
现在市场上销售的该种元件,虽然品种多数量也很大。(例如广东中山永安温控器材实业有限公司的热保护器系列产品)但在结构上都存在着较大的缺点:当事故发生时不能做到万无一失的切断电源;即可靠性差。其原因如下:
(一)低熔点合金的导电性能不佳,电阻率比纯铜约大十倍。(纯铜电阻率为0.0156欧姆·毫米2/米,而低熔点合金视熔化温度不同即合金组分的配比不同,电阻率约在0.1-0.2之间)因此,为了能通过与纯铜导体相同的电流,其横截面积也要相应加大约十倍。所以,连接两根纯铜导体端部的低熔点合金的体积就必须做得比较大。
(二)由于两根纯铜导体端部的间距很小(通常为1-2毫米之间)。当体积较大的合金熔化以后,有时仍然会吸附在两根导体中间,不能做到万无一失地将通过两根纯铜导体上的电流切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的问题,通过对该种元件所用材料和结构上的改进,以提高其可靠性,达到万无一失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两根纯铜导体改为富有弹性的合金铜导体②。例如黄铜或青铜做的线材或片材。将其端部弯折成15-45度以后,固定安装在用硅橡胶或者耐高温塑料做的绝缘支架③上。此时两导体端部相对张开30-90度(见附图之二和之四)。两导体需要用低熔点合金焊接的最顶端①,事前需经压扁扩宽。用意是增大焊接的导电面积,减小焊接电阻,以保证焊接处不会因为电阻过大而发热自行熔断。焊接时先将导体最顶端热镀一层薄薄的低熔点合金。再用钳子将导体轻轻镊合,待低熔点合金冷却凝固以后,两导体顶端便被牟固地连接在一起。
当电器超温使连接两导体顶端的低熔点合金熔化时,富有弹性的合金铜导体为恢复原状便会自动弹开,切断电流(见附图二和四)。又由于用热镀低熔点合金的方法焊接两导体顶端时所用的合金量很小,熔化以后会分别吸附在两根导体上;即使有些微被弹落在两导体之间,由于体积微小也不足以使两导体短路导电。因此对电器的保护作用。可以做到万无一失。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一和三给出。附图一为导线同向引出式;而附图三为异向引出式。该元件由低熔点合金①、合金铜导体②、绝缘固定支架③、和用金属或者塑料做的外壳组成。为了促使电器所产生的热量迅速地传递到低熔点合金上,有时可不用外壳,有时又需要将外壳直接压紧在产生热量的电器元件上(例如,电饭锅、电熨斗,变压器、电动机等等)。在外壳内还可以充填绝缘油。视不同的品种和需要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延平,未经戴延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086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