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整角度并具有避震功能的车把座无效
| 申请号: | 92208571.4 | 申请日: | 1992-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111U | 公开(公告)日: | 1992-11-18 |
| 发明(设计)人: | 赖永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永信 |
| 主分类号: | B62K21/16 | 分类号: | B62K21/16;B62K21/14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培硕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整 角度 具有 功能 车把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的车把座,特别是指一种可调整角度并具有避震功能的车把座。
“自行车”至今仍是一种不被淘汰的工业产品,这可从先前所发展的变速跑车到现在风行全世界的登山车和全能车可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是针对自行车的车把座。请参阅图1所示,自行车的车把座大致上由一插接于车头管上的直立竖杆1及一前向横置可装设车把的束紧座2组成。直立竖杆1和束紧座2焊固结合成一体,完全无法再作任何调整变化。
骑车过不同路面的时候,如平坦的或崎岖不平的路面时,车子在行驶过程中不断有震动的发生,虽然一般影响骑乘的人疲累、劳顿不舒服的原因很多,如坐姿不良、椅垫不良或把手和身体的各部不协调引起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车把和身体各部协调性不佳造成,如前所述一般的车把是安装于束紧座2上。因直立竖管1安装于前轮的正上方,前轮遭遇到不同路面时所产生的状况,马上直接地传递到车把上,由双手承接。一般最常发生的便是路面所产生的震动,双手所直接承受的便是不停的吸收路面所造成的震动,导致行车过程中容易造成手臂、手指头的麻木,影响骑乘的安全。所以,如何来减弱由前轮传递到车把上的震动已是被关切的一个问题。目前较为普遍的方式是手戴上手套或在车把的握把上套上软套子防震,减少路面所造成的冲击。但这种方式却只是一种治标而不治本的方法,尤其目前最为爱车的人骑乘的全能车,专供粗糙的路况、沙滩、爬山、越野使用,行车过程中双手负担路况不佳产生的震动比较大,也比较多。
另外,一般全能车车把座的直立竖杆和束紧座间的夹角,根据一般制造上的经验,最符合人体工学设计最佳的角度约为105度,当然也有不以105度为制造的基准角度,而以110度为准,但因以往的直立竖杆和束紧座为焊固方式结合,当直立竖杆和束紧座焊固后,彼此的夹角也已固定,不得作任何的调整。因此,一旦稍为偏倚时,便造成产品的品质不良。如再矫正加工便在制造流程上造成不便及人工成本上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整角度并具有避震功能的车把座,该车把座是在直立竖管两枢环座和束紧座的固定部两外侧端面间分别各套设有一避震元件,使车把座具有避震功能,在路况不好时,双手握住车把的不舒适感可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整角度并具有避震功能的车把座,束紧座和直立竖管是呈枢接状态,而且避震元件的一端可任意固定在定位盖的数个卡固孔中的一个之中,使之可调整束紧座和直立竖管间的角度,使自行车的车把适合不同身高的人骑乘,在长时间骑驶下较不会感到疲倦。
基于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车把座是由一安装在自行车车头管的直立竖管,和一枢设在直立竖管上并且让车把装设的束紧座组成。直立竖管一侧固设有两相对并且保持一定距离的枢环座,枢环座中心贯通设有一圆孔,而且在圆孔外侧端面设有数个对称的卡固缺槽。束紧座底端形成有一固定部,使束紧座枢置于直立竖管时,固定部是位于两枢环座之间。固定部两外侧端面形成有一凹部,而且固定部中心贯通设有一枢接孔。凹部底面设有一固定孔。两避震元件分别设置在直立竖管两枢环座和束紧座的固定部两外侧端面间。避震元件一端可选择地固定在定位盖的数个环设的卡固孔的一卡固孔内,另一端固定在束紧座上,并且以两个定位盖分别卡固于直立竖管枢环座的卡固缺槽,再以一螺合元件穿过两定位盖和束紧座固定部的枢接孔,以便限制固定两定位盖。两封盖分别卡固套置在两定位盖上,使两避震元件受到限制。
为实现前述目的的技术手段,现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在后,其中附图分别为:
图1是一般车把束管装设在自行车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车把座的组合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车把座的分解示意图;
图4和图5分别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
图7为所述车把座调整角度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请参阅图3-5,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把座是装设在车头管10内的,它包含一直立竖管20、一束紧座30、两避震元件40等构件。
直立竖管20插接在自行车的车头管10内,在顶端顺着自行车前轮行进方向的一侧21焊固设有两相对并且保持一定距离的枢环座22。枢环座22呈圆环状结构,中心形成有一圆孔23。圆孔23的外侧端231凹陷设有数个对称的卡固缺槽24。在本实施例中,卡固缺槽24是四个,呈十字状分布。在两枢环座22间的直立竖管20的一侧21的端面呈微凹陷的圆弧面结构(如图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永信,未经赖永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085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