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央配水式混合池无效
| 申请号: | 92207780.0 | 申请日: | 1992-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375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9-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自来水公司塘沽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慰明 |
| 地址: | 30045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中央 配水式 混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水净化处理中的一种混合装置。
混合池是水净化处理中凝聚工序的主要设备。在这里净水剂与水的混合程度对整个混凝包括凝聚和絮凝过程十分重要。目前常用的混合池有矩形池和圆形池两种结构型式。
矩形池,如多孔隔板式,分流隔板式混合池。它们的水体都是由矩形池的一端进入,在窄而长的水池内设置隔流板,使水体围绕其流动。它虽能满足混凝的机理要求,但为了在池内保持一定流速或保证形成水流对撞等要求,通常池身制得较浅,因而占地面积大,又由于它的水位比其后的沉定池水面高,在制成固定构筑物时、平原地区往往因高程所限,不易布置;再是矩形池本身在角落处容易形成死水区,即池的容积不能被充分利用。
圆形池,如涡流式、旋流式混合池。水体由池下部的进水管以射流形成惯性力,使水体围绕池壁旋转,在进口处设混凝剂投药管,这种池主要利用速度差达到使混凝剂与水体相混合的目的。由于惯性力作用,池中央部分同样存在死水区,不仅容积不能充分利用,而且混合效果也欠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更有效利用混合池容积的中央配水式混合池装置。
可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目的。在圆形池的基础上,池中央增设棱柱状配水竖井,竖井的进水口位于上部,混合池的各出水口与竖井相连通,制成既充分利用混合池容积、又能改善混合效果的中央配水式混合池装置。
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的内容作进一步详述。
图1是中央配水式混合池的一种型式的纵部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截面视图;
图3是图1的B-B截面视图;
图4是图1下半部沿圆周展开示意图。
中央配水式混合池也采用圆形池体1构成,水体自池下部的进水口2进入池体,并在进口处设置混凝剂投药管3,这些方面与现有技术基本没有差别,但它在圆形池内中央增设棱柱状配水竖井10,池中的水从位于竖井上部的进水口处流入竖井,而混合池的各出水口11在下部与竖井相连通。这样,当水体由池下部的进水管以射流形成惯性力使水体围绕池壁旋转,水体与混凝剂得到初步混合;继续利用水力搅拌,使处在池壁与棱柱状竖井之间的流动水体不断受到竖井棱角的影响,形成一定的涡流,促使水体与药剂进一步混合;水流沿切线上升到顶部后由竖井进水口流入中央配水竖井,水柱自上而下相互碰撞、挤压、倾注,水体在配水井内继续混合,既增加了流程,又避免了死水区,容积得到利用。
为了达到更为有效的混合,中央配水式混合池在池体与六棱柱状竖井10间还设有分流隔板4、连续陡坎5结构;并以自下而上逐渐升高的上、下盖板6、7构成暗渠8;竖井的进水口处设置堰板9结构,如附图实施例所示。分流隔板、陡坎、盖板、堰板等构件可采用现有不同混合池中的常用构造,也可酌情加以改进,都能得到较好的混合效果,待净化的水体由下部的进水口2进入本混合池池体1,混凝剂经投药管3投在进水口处的水体中央。为节省药耗、使投药管易于清理,可在投药管3的外部,池壁内预埋套管构件,即套管构件内另装可拆出的投药管。投加混凝剂后的水体经分流隔板4阻碍、分为两股绕流;利用两股水流对撞、及缝隙和阻流装置增加水流紊动和速度梯度,形成湍流;又经由陡坎5使水流形成漩滚;再利用逐渐升高的上、下盖板6、7使水体在暗渠8中连续多级滚动、跃升,与池壁碰撞、跌水,药剂在这些过程中得到充分混合;水体流出暗渠后在池壁与竖井的棱角作用下、形成涡流,进一步得到混合,水体旋转上升到池上部,经可动式堰板流入多孔配水竖井。可动式堰板用以调节流量,中央配水竖井可根据沉淀池的数量制成相应的多孔配水竖井。多孔配水竖井经由各自的出水口11将混合好的水体输往相应沉淀池。
中央配水式混合池可采用钢板之类构成可移动式结构,供中小型水厂应用,也可制造固定式构筑物。
本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混合池容积得到充分利用,无死水区,且配水井与混合池合建、占地面积小、可节约投资;
2、净水剂与水体混合充分,效果明显,利于混凝;
3、投药管易于清理,相应可减小投药管口径,提高投药浓度可节约总药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自来水公司塘沽分公司,未经天津市自来水公司塘沽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077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