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高频电刀焦烟净化器无效
| 申请号: | 92205287.5 | 申请日: | 1992-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774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9-16 |
| 发明(设计)人: | 柴树德;张兴华;张国强;齐宏复;柴凡;于景温 | 申请(专利权)人: | 柴树德 |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B01D46/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21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高频 电刀焦烟 净化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高频电刀焦烟净化器,属于与高频电流的手术器械相配套的焦烟净化装置。
高频电刀作为一种新型医疗仪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电刀的电切、电凝功能使手术切口出血少、术野清晰、缩短了手术时间,而且具有避免结扎线残留切口产生异物反应等优点。
但是,国产及进口各种类型的电刀在组织切开、电凝止血过程中,由于局部产生高温,使组织发生焦化,从而产生大量具有刺鼻恶臭的焦烟,并弥漫于手术室空间,污染环境,对室内人员的眼睛、呼吸道有一定刺激。焦烟内含有的碳化物、硫化物、烟尘颗粒,甚至致癌物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危害着近距离操作的室内人员健康。
在一些深部手术操作中,电烧的烟雾使手术野显露不清,妨碍手术操作。若同时将切口中液体吸出,需另备设备,也给术者操作带来不便。
目前,虽有吸焦烟的中空管电凝电刀,如中国专利89209607.1号,但并未能解决术中焦烟弥漫手术室内,损害室内人员健康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与应用高频电流的手术器械相配套的焦烟净化器。对吸除的电灼焦烟进行过滤、吸附、中和、溶解、清洗。对负压、流量监控可调,使处理后的气体变为无色、无味、无毒,同时,还具有液体吸引功能。因此,本实用新型是有区别于现有技术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设计实现的。
医用高频电刀焦烟净化器的机箱内管路部分中净化吸引接头、缓冲瓶、1-4级2固2液净化筒或1-4级固体净化筒、负压吸引接头,经管路依次连通。筒后管路上装有负压调节阀及负压计、流量调节阀及流量计,在净化吸引接头与缓冲瓶间,与负压吸引接头间;以及流量调节阀与负压吸引接头间分别安装气电两用控制开关。电路部分由工作指示电路、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真空泵控制及误吸报警电路构成。其中12V变压器初级接220V电源线,串联电源开关SW及3A保险丝,次级并联通电指示灯L,次级一端依次串联单刀双掷气电两用控制开关K1、K2、K3。在K1键A、B点并联红色指示灯L1,黄色指示灯L2,分别可使K1-AA′、K2-CC′、K3-ee′与红色指示灯L1导通形成净化电路指示;也可使K1-BB′、K2-dd′、K3-ff′与黄色指示灯L2导通,形成吸引电路指示。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φ1′、φ2′与变压器次级φ1、φ2连接,经由4支二极管D及电容C构成,并形成12V直流电压。
真空泵控制及误吸报警电路接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液体传感器CGQ和电阻R形成三极管BG的偏置电路;继电器JX1连接三极管BG的发射极,作为放大器的负载;误吸指示灯L3和蜂鸣器SP接继电器JX1常开触点JX1上;允许键K接到继电器JX2和JX1的触点上;继电器JX2的触点JX2并接到K-2上;形成误吸报警,只报一次的独特性。继电器JX1之常闭点和启动键AN相连后接到JQX上;继电器JQX的触点JQX-1并接于启动键AN上;继电器JQX的触点JQX-2接真空泵的电源线上,形成对真空泵的控制。
真空泵控制及报警电路中并联继电器JX2,并由触点JX1一端并联启动键AN和真空泵启动键JQX-1后串联真空泵继电器JQX,触点JX1另一端串联报警指示灯L3和蜂鸣器SP。
机箱呈方形,正面下半部呈坡面。正面设置电源开关、负压计及负压调节阀、流量计、蜂鸣器及报警指示灯。坡面设置电源指示灯、启动键、允许键、流量调节阀、净化吸引接头、红色指示灯、黄色指示灯、气电两用控制开关。箱背设有误吸排水孔、负压吸引接头、保险丝、电源插头、泵电源插孔,箱内设开关衬板。
缓冲瓶由瓶盖瓶体密闭扣合而成,其内为两个电极的液体传感器,并经接线柱与瓶外导线连接。瓶内底呈斜坡面,侧壁底口为误吸排水孔。其进气口经气电两用控制开关及管路与净化吸引接头连通。
该净化器可采用1-4级2固2液净化筒,其中1或2级为固体净化筒由筒盖、筒体密闭扣合而成,盖顶开有进气口,筒体侧壁下部开有出气口,筒内两口间自下而上依次为支脚篦子、细网、固体净化剂、篦子、滤纸、纱布、细网和弹簧胀圈。3或4级液体净化筒也由筒盖、筒体密闭扣合而成,盖顶开有出气口和净化液注入口,入气管自盖顶伸入筒内,入气管底口为开有通气孔的莲蓬头,筒内松散填充絮状织物。由于采用了液体净化剂,在2、3级净化筒间以及4级净化筒与负压调节阀间安装逆流保护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柴树德,未经柴树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052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