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油机汽车雾化节油器无效
| 申请号: | 92205013.9 | 申请日: | 1992-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475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9-30 |
| 发明(设计)人: | 许民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民星 |
| 主分类号: | F02M29/02 | 分类号: | F02M29/02 |
| 代理公司: | 陕西省发明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霍仲牛 |
| 地址: | 712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油机 汽车 雾化 节油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油机汽车的雾化节油器,特别是一种具有旋转部件的汽油雾化节油器。
汽油机汽车化油器喷出的混合气流中,总夹带有一定量未气化的油滴,进入气缸时,会附着在进气管内壁形成油膜,影响蒸发。混合气流中油滴的存在对动力性、经济性都很不利。为此,中国专利CN90227194中公开了一种雾化节油器,该节油器是一个叶轮转子,沿直径方向装在支架法兰的中心孔内,两端用轴承支持。转子的叶片为矩形,每个叶片上开有许多小孔。该转子由微电机驱动旋转。整个节油器通过支架法兰装在化油器与进气喉管之间。由于该转子的叶片为矩形,其上小孔的孔径也偏小,使雾化效果受到限制。矩形叶片与圆形喉管腔不相匹配,叶片有许多区域涉及不到,加之转子半径和面积均较小,造成有效雾化区域小,使一部分漏网气流未经处理而流过,将油滴带入汽缸。叶轮的矩形叶片及其直线边缘只能以切向气流冲击内壁油膜,轴向侧的油膜则冲击不到。另外,该专利产品采用普通硅直流电机,转速、寿命均难以满足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在管道整个截面上都产生良好雾化效果的叶轮转子,使通过的气流都得到均匀雾化处理,没有漏网气流通过。同时使该种节油器性能改善,经久耐用。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将以往叶轮转子的矩形叶片改为圆弧形,叶片上开有许多孔径为0.7~1MM的小孔。这里所说的圆弧形包括半圆形、弓形或椭圆形等。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是圆弧形叶片节油器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边缘为锯齿形的叶片示意图。
图1中,叶轮转子1有六个叶片2,沿轴向均匀布置。各个叶片的形状均为半圆形,也可以是弓形或椭圆形等。当叶片2为半圆形时,整个叶轮的包络形状为一球体。球体或半圆形叶片的直径最好为法兰孔4内径的1/2左右。半圆形叶片上开有许多小孔5,直径为0.7~1MM,较CN90227194中公开的为大。这样可克服油膜的影响,有利于保持小孔畅通,加强孔内紊流,从而提高雾化效果。转子1装在支架法兰8的中心孔4内,由微电机9驱动。转子与节气门轴平行。
为了使叶轮造成高速,发散的气流以冲扫喉管周围的油膜,将上述圆弧叶片2的边缘加工成锯齿形,见图2,相邻叶片的齿形方向相反。并且在叶片表面每个齿形间开一条由里向外逐渐加深的斜槽7,图中斜槽7大体沿齿形中心线延伸,尖部较深。这种锯齿形边缘对破碎油滴有利,其上的斜槽在转子高速旋转时,形成束状气流,能击碎喉管内壁的油膜。
为了适应本实用新型的大径球形转子,应采用高速无刷直流电机进行驱动。电机电源接汽车钥匙门。由于转速提高,寿命大大延长,不但排除了普通硅直流电机碳刷耐磨寿命的制约,而且能满足混合气流在各种工况下雾化的转速需要。
大径球形转子由于叶片外形与喉管截面更为吻合,使得有效雾化区域扩大,未经处理的漏网气流减少,因而雾化效果有所提高。增大叶片小孔的孔径、有利于保持小孔畅通,强化紊流。实验证明,扩大的小孔具有更好的促进雾化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民星,未经许民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050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差逆洗式全自动过滤机
- 下一篇:脱胎漆装修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