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提升机出口换向阀无效
| 申请号: | 92204276.4 | 申请日: | 1992-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262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8-19 |
| 发明(设计)人: | 单玉钦;张廷英;郑明光;赵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65G47/24 | 分类号: | B65G47/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农业工程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一飞 |
| 地址: | 10008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提升 出口 换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种子与粮食加工处理设备中提升机出口处物料换向装置,其用途是用来方便灵活地选择物料的加工工艺路线。属于机械制造工程领域。
国内外现有提升机出口换向阀(也称三通阀)的阀体与本实用新型的阀体相似。其顶面为物料入口,它与提升机出口相连,底面有两个出料口分别称为左出料口和右出料口。所不同的是现有换向阀均采用翻板结构,即利用阀体内一绕轴摆动的板在其左右极限位置与阀体结合,从而在阀体内形成导料通道将物料导向左出料口或右出料口,实现了物料流动路线的选择。但其主要缺点是:1.对制造装配要求高。这是因为翻板在工作位置时,其周边与阀体内壁不得有间隙。任何间隙都将导致漏料。2.易出现漏料现象。这是由于制造和装配很难保证翻板周边与阀体内壁无间隙。翻板磨损产生间隙。3.因结构原因、阀内易残留少量物料。4.由于翻板摆动范围(即其左右极限位置间夹角)较大、加之翻板与阀体内壁间的摩擦对翻板的转动形成较大的阻力矩,很难用电磁铁操作。用微电机操作需加两个行程开关。成本高,可靠性也差。用气泵操作,需要气路,不仅成本高,使用范围也受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中不漏料,阀内不存料且操作控制容易,成本低的新型提升机出口换向装置。
下面结合示意图加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换向阀的主示图。其中a图为局部剖,b图为中间套筒16自由放置时的A-A向图。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阀体1,弹簧挂座2,弹簧3,摆杆4,连杆5,开口销6,牵引电磁铁7,电磁铁座8,轴9,轴套10,销11,内套筒12,中间套筒13等组成。阀体顶面进料口与提升机出口相连,底面的左、右两个出料口与输料管相连处。
其中内套筒12的一端因适于阀体1顶面并作为进料口,而另一端为主料口且连同整体插入阀体1内部。图1中,轴9横穿阀体1,及内套筒12在阀体1中的套体。中间套管13在阀体内部且中间套筒13的上下两端为开口,其口经大于内套筒12口经;中间套筒13的一端固定于轴9上并可随轴的转动在阀体1内做自由摆动;内套筒12和中间套筒13的空调位置是:内套筒12位于阀体1内部的一端深入中间套筒13中;在阀体1的一侧,摆杆4与轴9固定,同时连杆5的一头连于摆杆4上,而另一头与牵引电磁铁7相接;在与电磁铁7吸合作用力相反的方向上有弹簧3,其一头固定于摆杆4上与连杆5相连的点上,另一头固定于与电磁铁磁8在同一面的阀体1。另顶端的弹簧挂座2上。电磁铁7通电吸合时,中间套13筒绕轴9摆至右极限位置(图示位置)将物料导入右出口料。电磁铁7断电时,弹簧3的作用使中间套筒摆至左极限位置,将物料导入左出口料口。中间筒13在左右极限位置时,均能将内套筒12的出口完全包容。从而保证了工作时物料不会漏入不该进入的输料管。该阀无任何死角,保证了工作时间阀内不残留任何物料。中间套13与阀体1间无摩擦,且摆动范围小,这使得用吸力和工作1行程均较小的电磁铁操作成为可能。该阀还可多个组合在一起,成为多通道换向阀。
本实用新型样品经实验证明,功能完全符合前述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042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