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罐电加热棒无效
申请号: | 92203854.6 | 申请日: | 1992-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320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9-16 |
发明(设计)人: | 武志远;仁燮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志远 |
主分类号: | H05B3/40 | 分类号: | H05B3/40 |
代理公司: | 河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强 |
地址: | 河北省廊坊***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罐 加热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储油罐电加热设备。
在原有的技术中,油罐加热都采用盘管式蒸气加热,它具有设备投资较大,焊口较多,如果焊接质量保证不了会导致盘管在热应力或水内击力的作用下焊缝开裂,同时原油中的含硫杂质对盘管的外壁有腐蚀作用,造成穿孔,使油水混合,同时修理起来也较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寻求一种投资较少,使用寿命较长,导热性能良好,安装方便,无需经常维修的电加热装置来替代传统的盘管式蒸气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要是由棒壳、棒芯体、发热元件、引线导管、接线端子和防爆接线盒等组成。所说的棒壳是采用直径为φ108mm,长度为330cm金属管,一端做封头焊接,另一端焊有两道法兰组成。所说的棒芯体是采用直径为φ90cm长度为280cm金属管。在两头设有端盖,出线口一端设有引线导管、接线端子以及防爆接线盒等。所说的发热元件是一种内芯为电阻材料,中间是绝缘层,外面带金属护套的MI电缆。将该电缆均匀的缠绕在棒芯体上。插入棒壳,两者之间的间隙为1~2mm,发热膨胀后与棒壳内壁紧贴在一起,以达到最佳导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给出了一种油罐电加热棒的整体剖面图:
其中:1为棒壳体、2主棒芯体、3为MI热电缆、4为安装法兰、5为端盖、6为出线管、7为接线端子、8为接线导管。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当将MI发热电缆用模具均匀缠绕在棒芯上后,端头要做封头,这一步很关键,因为电缆的绝缘层是氧化镁,有很强的吸潮能力,所以封头要考虑绝缘成度。本实用新型采用低温玻璃烧化后浇在端头上,从而达到了满意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原有技术相比,具有投资少(比蒸气盘管式加热器投资费用降低51.2%),使用寿命长(可达30以上),导热性能好、热效率较高、安装维修方便等优点,同时还可为国家节约大量能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志远,未经武志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038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