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锅炉送风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2203375.7 | 申请日: | 1992-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463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2-24 |
| 发明(设计)人: | 杨贵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贵森 |
| 主分类号: | F23L1/00 | 分类号: | F23L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4004 辽宁省鞍山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锅炉 送风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立式锅炉等燃烧设备用的送风装置。
现有立式锅炉炉膛的送风方式主要有自然通风(不带风机)和强制通风两种,而强制通风均采用底部送风的方式,将风管直接通入立式锅炉的底部,其缺点是炉膛底部风量不均,煤的燃烧不充分,污染环境,其热效率也比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增加煤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强化煤的充分燃烧,可极大提高锅炉热效率,燃料适用性广的立式锅炉送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方式实现的。在立式锅炉底部内外壁之间圆柱形空间内和炉篦下面布置了上、下两组送风管,下送风管是环形结构,在环形风管上装有若干个较大送风嘴,一般为四个,风嘴与下送风管的倾角α1为10°~25°;上送风管也是环形结构,由2~5个环形管构成,布置在炉篦的上方,并与集风分配管相连接。每个上送风管装有若干个较小的风嘴,一般为8~20个,风嘴与风管倾角α2为10°~20°,沿圆周均匀布置。上送风管装在炉体外壁与炉体内壁之间的水夹套之间,风嘴伸出炉体内壁表面5~10毫米,通过水夹套的水冷却风嘴,避免风嘴过烧损坏。上风管之间的距离以及上、下风管的结构尺寸随锅炉的结构和容量变化。
风通过三通分配给下送风管和集风分配管,再由集风分配管分别送到各上送风管。 下送风管与集风分配管及上送风管的风量分别由挡板控制。
该送风装置的每组送风管的所有风嘴喷出的风,在炉膛中间形成旋流,使烟气在炉膛及锅炉上部旋转上升,增加了烟气的行程,降低了锅炉的排烟温度,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并相应缩小锅炉体积。
由于该送风装置上、下送风,增加了煤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并且风带有旋转,强化了煤的燃烧,提高了锅炉升温速度,尤其是该送风装置适合燃烧劣质煤。
最上面上送风管送的风,还可起到二次风的作用,使烟气中未燃烧的可燃成分充分燃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附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中(1)为水夹套、(2)为上送风管、(3)炉体内壁、(4)为连接管、(5)为炉体外壁、(6)为集风分配管、(7)为挡板、(8)为炉篦、(9)为炉座、(10)为大风嘴、(11)为下送风管、(12)为小风嘴、(13)为三通。风通过三通(13)分配给下送风管(11)和集风分配管(6),下送风管内的风通过大风嘴(10)沿α1角的方向喷出。旋转送入炉篦下部;集风分配管内的风通过连接管(4)分别送入若干个上送风管(2),沿小风嘴(12)的α2的方向旋转送入炉膛内。各送风管内的风量可通过挡板(7)调整。
本实施例的下送风管(11)上装有四个大风嘴(10),大风嘴与送风管的夹角α1为15°;上送风管(2)自上至下布置四个,送风管上分别装有8、10、12、16个小风嘴(12),小风嘴与送风管的夹角α2为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贵森,未经杨贵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033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