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腿部干状骨骨折闭合治疗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2203322.6 | 申请日: | 1992-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554U | 公开(公告)日: | 1992-11-04 |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稳;王益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瑞稳;王益民 |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 |
| 代理公司: | 航空工业部西北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鲜凯 |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腿部 干状骨 骨折 闭合 治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用于治疗腿部干状骨骨折的闭合治疗装置。
目前,骨科医生在治疗股骨颈、股骨粗隆间和股骨干的新鲜骨折时所采用的技术,一般是:对于股骨颈和股骨粗隆间的骨折,1)、采用三刃针内固定术;2)、采用钛钉内固定。这两种方法由于对股骨头的血运影响大,致使股骨头坏死率高;3)、采用双针起重式固定治疗,不利后果是因下端固定不牢靠,易使双针剪力不够,影响治疗效果;4)、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由于手术创伤大,出血多,并发症多,死亡率较高。而对于股骨干骨折的治疗,多采用持续牵引,结合夹板外固定,以及随内针内固定治疗,其缺陷是使病人卧床时间长,合并症多,易起褥疮,病人痛苦大。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构思独特的、为腿部干状骨骨折闭合治疗的装置。该装置使用方便,病人痛苦小,在治疗期间可以下地行走,减轻肌肉的萎缩程度,而且治疗效果显著。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由四根固定杆组成一个固定架,分为外上侧固定杆2,内上侧固定杆4,外下侧固定杆10,内下侧固定杆7,外上侧与外下侧、内上侧与内下侧的固定杆的连接用牵引丝杠6,调整丝杠可使固定架的长短适合每个人和具体的治疗部位。在外上侧的顶端设计了多向钢针固定转动头1,根据需要可以连接1~2个。转动头上的钢针可在治疗中起定位作用。在固定架上用紧固杆8,连接固定环5,安装上不同的附件,即可作为骨干固定环或克氏针固定环。
多向钢针固定转头1的结构特征在于:将板材11与板材12叠在一起,并用螺丝固定,两板材的中心圆孔夹持一个金属球13,金属球的中心有一通孔14,可穿钢针并同螺钉固定。
固定环的结构特征在于:固定环的开口处两端分别焊接有螺母15,两螺母之间用一个可以旋转的丝杆16连接,依靠丝杆可调节固定环直径的大小。
骨干固定环的结构特征在于:用长螺钉连接四个大小一样的弧形金属板3在固定环上。
克氏针固定环的结构特征在于:在固定环的相对位置安装2个克氏针固定架9。
附图说明:
图1:整体治疗装置图
图2:多向钢针固定转头头部示意图
图3:固定环连接示意图
图4:固定杆示意图
图5:紧固杆示意图
图6:克氏针架示意图 1--多向钢针固定转头 2--外上侧杆 3--弧形板 4--内上侧杆 5--固定环 6--牵引丝杆 7--内下侧杆 8--紧固杆 9--克氐针架 10--外下侧杆 11--板材 12--带柄圆形板材 13--金属球 14--金属管 15--螺母 16--丝杆 17--通槽 18--通孔 19--短丝杆 20--螺钉 21--通孔 22--螺杆 23--U型孔 24--螺钉
现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固定杆采用一侧焊接了带有通槽(17)的“”型金属板,固定环是有开口的圆圈状,环体上刻有通槽,通槽指向环的中心,并用旋转丝杆(16)连接;固定环与固定杆的连接是采用紧固杆(8),其中心的与固定环直径相当的通孔(18)可使固定环穿过,并由顶部的螺钉(20)压紧,另一端短丝杆(19)穿过固定杆的“”型通槽后,用螺母旋紧固定,为了固定治疗的效果,选择在外侧固定杆上用螺钉安装了两个多向钢针固定转动头。转动头采用上、下两块钢板(11)、(12),其中心靠球部位切削;重合后剖面为三角形,金属球(13)的中心有一通孔,孔的上部焊接了一段金属管(14),其内径与中心圆孔内径相等,在其侧壁上的螺钉可将钢针固定在金属球上。在上部固定架上设计安排一个骨干固定环,中心的四块弧形板(3)采用金属用以固定骨干;下部固定架上设计安排二个克氏针固定环,克氏针固定架(9)的上部有一个穿钢针的通孔(21),并由侧面的螺钉(24)固定,下部的倒U型通孔(23)中可穿过螺杆(22),用以将克氏针固定架与固定环连接。
以治疗股骨干骨折为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经手术在股骨大转子下1~1.5cm外打入前后侧两枚交叉斜形克氏针,不论是股骨上、中、下三段任一段骨折,均在股骨骨架上从内外侧方向打入两枚平行的克氏针,两针距根据不同部位骨折适当掌握。将大转子处两枚交叉的克氏针穿入本装置的多向转动头的金属球中,并固定;下端二枚克氏针穿入下侧两个克氏针固定环的克氏架中并固定;将骨折上段用骨干固定环中的四个弧形金属片夹住,以作进一步固定。调节多向转动头,使骨折上段置於两个固定杆的中间,即固定架的中间;调节下部两固定环及环上的克氏针的位置,去正骨折法旋转,成角移位,用牵引丝杠调整重叠和分离移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瑞稳;王益民,未经王瑞稳;王益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033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