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氧枪喷头无效
| 申请号: | 92202128.7 | 申请日: | 1992-0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535U | 公开(公告)日: | 1992-12-02 |
| 发明(设计)人: | 孙绍华;汪纯英;田禄荣;郑洪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山金属材料厂 |
| 主分类号: | C21C7/072 | 分类号: | C21C7/072;B05B1/14;F27D3/16 |
| 代理公司: | 鞍山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聂振峡 |
| 地址: | 114048***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喷头 | ||
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氧枪喷头是涉及对氧气炼钢设备氧枪喷头的改进。
目前,国内外在氧气炼钢中采用的氧枪喷头为铸造或锻造的整体式结构。铸造式的氧枪喷头,由于一些铸造缺陷,如:疏松、气孔、裂纹等,很容易造成氧枪喷头渗漏以致报废;锻造的氧枪喷头是由铸件经过锻造加工,组织较铸造致密,但由于变形程度小,仍残留部分铸造组织及缺陷,同时锻造的氧枪喷头加工废屑占总重的30~40%。无论是锻造的或铸造的氧枪喷头,其鼻尖部分为实心结构,高压冷却水无法冷却这一部分,氧枪喷头在1600~2000℃高温下工作,不断地受到炉中高温炉渣和钢水的冲刷及浸泡,一定量的金属液滴在冲击喷头的一瞬间使氧枪喷头外壳的铜表面形成熔融状态,铜与钢形成固溶体粘结在一起,使铜表面熔化,这种过程反复的进行,使喷头形成裂纹,以致渗水报废,致使氧枪喷头使用寿命低。
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氧枪喷头目的是为氧气炼钢提供一种组合式的氧枪喷头,以克服铸造或锻造式的整体结构的氧枪喷头存在的缺陷,提高了氧枪喷头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氧枪喷头内容简述:
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氧枪喷头是由中心铜头、喷管、喷头外壳、外套、环形挡板、中套、内套七部分构成,其特征在于:组合式氧枪喷头可制成3~6个孔数的氧枪喷头;喷管的内孔分别与中心铜头相连接;喷头外壳上有3~6个凸出部分,内有3~6个孔与喷管连接为外壳内喷管,它与外壳呈一体式结构,其中间为无连接的空腔;环形挡板与喷头外壳上的内喷管相连接,靠内喷管的斜度固定;中套与环形挡板以螺纹相连接,内套与中心铜头连接,内套与中套间的环形空间为进水环;中套与外套间的环形空间为出水环。
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氧枪喷头可将氧枪喷头的使用寿命由原来整体式锻造氧枪喷头的300次提高到600次以上,从而降低了氧枪喷头中金属铜的消耗,提高了炼钢效率,节省换枪时间,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也减少了制造氧枪喷头的加工量,提高了氧枪喷头制造的成材率。
实施例:
附图1为3孔组合式氧枪喷头整体结构图,(1)为中心铜头;(2)为喷管;(3)为喷头外壳;(4)为外套;(5)为环形挡板;(6)为中套;(7)为内套;(8)为连接止口;(9)为稳定段;(10)为扩张段;(11)为鼻尖部分;(12)为连接止口。
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氧枪喷头可制成3~6孔的氧枪喷头。中心铜头(1)是由紫铜制成的呈圆柱形,其内部前面进氧端为一圆球面,在圆球面上均布3~6个氧气分流孔,见附图以3孔为例,图中:3孔呈120度均布,其轴心线即为氧气射流中心线与喷头中心线有一夹角,半锥角为10度,可避免三股氧流过早汇合,增加氧流对熔池的有效冲击面积。氧气分流孔为锥形孔,锥角为20度,孔径由大变小,在小直径端有连接止口(8)与喷管(2)的内孔相连接,喷管(2)有3~6个,由紫铜制成,外部为圆锥形,内孔为两段即圆柱直筒形的稳定段(9)和圆锥形的扩张段(10),扩张角为10度,在稳定段内,氧气射流为亚音速流,在扩张段内气流加速达到超音速流。喷头外壳(3)是由紫铜制成,其上有3~6个凸出部分,内有3~6孔与喷管连接为外壳内喷管,它与外壳呈一体式结构避免了焊接式结构的焊接接口与钢水接触而造成渗水,其中间为无连接的空腔冷却水通过空腔冷却氧枪喷头的鼻尖部分(11),提高了喷头外壳的冷却强度,喷头外壳的外圈上有连接止口(12)与外套(4)相连接;环形挡板(5)是一碟形结构,其中间为梅花形孔,与喷头外壳上的3~6个内喷管相连接,靠内喷管的斜度固定,以保证冷却水的流量,防止冷却水通路过小而受阻。中套(6)是由无缝钢管制成的,与环形挡板(5)以螺纹相连接,便于装卸。内套(7)由无缝钢管制成,与中心铜头(1)连接,内套里通过高压氧气,内套与中套间的环形空间形成高压冷却水进水环;中套与外套间的环形空间为冷却水出水环,形成了冷却水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山金属材料厂,未经鞍山金属材料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021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