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动油压装卸具无效
申请号: | 92201718.2 | 申请日: | 199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855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8-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华;黄克嶷 | 申请(专利权)人: | 能源部郑州机械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志俭 |
地址: |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动 油压 装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手动油压装卸具,属机械类。适用于装卸有锥度的阀座、活塞、高压力连接螺栓等,特别适用于马尔斯浆体输送泵中不易拆装的零部件。
马尔斯浆体输送泵用于电厂除灰系统中,将煤灰经过泵体加压,通过管路而排放到灰场中去,这种方法在我国电厂中已经使用多年,范围很广,由于泵体在运行中的冲撞及工作要求,有些部位结合相当紧,这就给检修时带来了很大困难,如有锥度的阀座、运行的活塞和高压力连结的螺栓等零部件。为了达到检修目的,方便的装卸这些难装卸的零部件,引进了西德维尔特机械制造有限公浆体输送泵中配备的一种手压泵,将此泵连接到要拆卸的零部件上,用此泵产生的高压油通过预留通路而到达零部件处,用高压油使其松动再进行拆卸,以达到检修要求。
图1所示为西德维尔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手压泵示意图,通过手柄(12),上下压动泵体(13)上的支杆(15)而产生高压油,通过接头(14)而连接到要拆卸零部件预留接头处,高压油使零部件松动,以便于拆卸。
这种手压泵通过生产实践发现下列问题:
1.体积庞大,工作环境要求高,该泵体尺寸为长×宽×高800×300×250毫米,用手柄上下动作,又需300毫米空间,因此整个使用空间要求很大,这对机器安装位置已固定的马尔斯浆体输送泵来讲,很不方便。体积大重量重,给使用中带来许多困难。
2.机构复杂,手压泵就是为了产生高压油,用这样庞大的机构来完成单一功能,显然不值得,完全可以改进。
3.国外专利技术,推广使用受到限制,而且费用昂贵。
然而马尔斯浆体输送泵检修时确实需要一种这类产生高压油的手压泵,因此国外这种价格昂贵又使用不便的机具,急待改进,以满足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避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而提供一种能产生高压油、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的手动油压装卸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由缸体、活塞、加力杆组成的装卸具,在缸体的前端有由弹簧、钢球组成的单向阀门出油口,缸体尺寸不等的两级活塞,并根据需要在缸体内分段充液压油,后端的顶杆活塞与顶杆通过接点连接,加力杆与缸体及顶杆通过接点及支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活塞是二级式,前端伸入小腔中,后端在大腔中。缸体的液压油为普通使用的液压油,并能随时添加。采用的支点和接点都是活动铰接。缸体的材质采用能承受压力的轻质材料,体积很小。
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体积小、结构轻、使用方便,就如一般工具一样,携带方便而简单,不需专用空间。
2.结构合理,使用杠杆及油压三级放大而产生高压油,既简单又可靠,完全优于进口设备。
3.造价低廉,一般使用单位完全可以承受,又不用引进国外技术,自立于国内。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西德维尔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手压泵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手动油压装卸具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如图1、图2所示:
在缸体(5)的前端有由弹簧(2)、钢球(3)组成的单向阀出油口(1),缸体(5)内有活塞(6)、液压油(4),缸体(5)后端有顶杆活塞(8),与顶杆(9)通过接点(10)及支点(7)连接。接点(10)、支点(7)都是活动铰接。
由于活塞(6)是二级式,前端小活塞伸入到小腔中,后端大活塞在大腔中,缸体(6)两端充有普通液压油(4),缸体(5)材质采用能承力的轻质材料作成,而且尺寸很小。
使用时操作者手握加力杆(11)向内压,通过顶杆(9)推动活塞(8),使液压油(4)压动活塞(6)大端,同时活塞(6)小端在小腔中也向前移动,加力杆的力经过三级放大,由出油口(1)出来的油就是高压油,作用到需拆卸的零部件处同样可以使其松动而有助于卸下。
本拆卸具可以作的小巧玲珑,如同一般工厂用的加油枪大小,使用时不需任何场地,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省力,有极大的使用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能源部郑州机械设计研究所,未经能源部郑州机械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017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