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榨汁器无效
| 申请号: | 92201463.9 | 申请日: | 1992-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512U | 公开(公告)日: | 1992-11-04 |
| 发明(设计)人: | 郭湘泗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湘泗 |
| 主分类号: | A47J19/02 | 分类号: | A47J19/02;A23N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3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榨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挤取水果汁用的榨汁器。
现有的榨汁器有两种。一种是果汁和果渣(包括皮、核等)分离式榨汁器,这种榨汁器只是一个带刮棱和通孔的冠状壳体,使用时将柑桔等水果分为两部分,用手握住其中一部分在刮棱上用力转动,靠压力及刮棱的摩擦将果汁挤出,这种榨汁器虽然结构简单,但难以将果汁全部榨出,而且也不够卫生,有时还会划伤手掌。另一种榨汁器是果汁和果渣混合式,如中国专利申请89210456号公开的旋压式榨式器,这种榨汁器虽然压力大,能榨出绝大部分果汁,但还要经过过滤才能食用,对于一个或几个水果的榨汁而言,使用它就显得很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出汁率高、使用方便且卫生的榨汁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榨汁器包括:上盖、与上盖配合用来榨汁的中间部分、以及盛放果汁的底杯,上盖顶端均匀分布有四个凸头,这是为了便于握持而设置的,因为榨汁时要用双手使上盖相对于中间部分转动,上盖是旋转对称的,上盖的内部空间包括在上的圆锥形部分和在下的筒形部分,其内壁上分布有多条不连续的小凸棱,它们沿内壁在垂直方向(轴向排列),上盖下部的外径较小,以便插入中间部分。中问部分包括一个圆筒和在该圆筒上下半段交界处与该圆筒内壁相连的冠状体,冠状体下部为筒形,上部为圆锥形,冠状体外表设有多条从顶部起放射式均匀分布的刮棱,刮棱之间的区域上有多个通孔,以便果汁落入底杯内,冠状体外表轮廓与上盖内部空间轮廓相似,当上盖的下部插入中间部分的上半段中时,冠状体和上盖内壁间形成大致均匀的间隔,中间部分的下半段外径较小,以便插入底杯中,同时,下半段周边上分布有多条(一般三条)配合凸棱,它可与底杯内壁上的凹槽配合,以防止中间部分相对于底杯转动,在下半段周边上还有一个缺口,用于和底杯上的倾斜的出汁口配合将果汁倒出。除上述凹槽和出汁口外,底杯是一个封底的圆筒。
本实用新型的榨汁器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既提高了出汁率(可以将某些水果的果皮中的汁榨出),又提高了卫生条件,只要转动上盖,就可得到新鲜而清洁的果汁。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榨汁器的半剖视图,为清楚地观察内部构成,榨汁器的三个部分按顺序相互隔开一段距离放置。
如图1所述,该榨汁器包括上盖1、中间部分2和底杯3,上盖1和中间部分2配合用来榨汁,底杯3用来盛放榨出的果汁。上盖1顶盖有四个均匀分布的凸头11,上盖的内部空间包括在上的圆锥形部分和在下的筒形部分,内壁上设有多条小凸棱12,它们沿垂直方向排列(图中只示出位于剖面上的五个小凸棱12),上盖的下半部分13外径较小,该部分可插入中间部分2的圆筒上半段21中。中间部分2包括具有上半段21和下半段22的圆筒,以及连接在上半段交界处的冠状体23,冠状体23上部为圆锥形且高出圆筒上端面,下部为筒形并与圆筒上半段21内壁隔开一小段距离,冠状体外表面从顶部起以放射形式均匀分布有六条刮棱24,刮棱24从上到下一直延伸到冠状体底端,在刮棱之间的区域上有许多通孔25,它们允许果汁从中落下并起到过滤作用。冠状体23和上盖的内部空间的轮廓相近,榨汁时水果放在冠状体和上盖内壁之间,通过压挤及刮棱的摩擦将果汁榨出。中间部分的下半段22外径较小,以便插入底杯3中,同时还设有三条配合凸棱26和一个小缺口27,凸棱26用于和底杯内壁上的凹槽(未示出)配合,防止中间部分2相对于底杯3转动,并使小缺口27与底杯3上的出汁口31对准。底杯3为筒形,上口处有一向外倾斜的出汁口31,用于倒出已榨出的果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湘泗,未经郭湘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014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