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印刷机的可调式穿孔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2201453.1 | 申请日: | 1992-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185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兴人 |
| 主分类号: | B41G7/00 | 分类号: | B41G7/00 |
| 代理公司: | 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黎光 |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芦洲***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印刷机 调式 穿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刷机械,特别是一种印刷机上使用的可调式穿孔装置。
现有的印刷机的穿孔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它主要由穿孔装置,调距装置和动力传动装置三部分组成,其中的穿孔装置位于机台的前上部,在两个对称的框架板2之间活动穿装有偏心轴1、偏心轴1上连接有两根下探的连杆3,各连杆3下端连接有上穿孔台4,上穿孔台下部带有多个下凸的穿孔撞子4A,与上穿孔台4相对应的是固定在滑座6上的下穿孔台5,滑座6两端通过滑环活动穿连在滑杆7上,滑杆7分别与框架板2下部固连,框架板2上部同样连有两支承杆,通过调整滑座6在滑杆7上的轴向位置,即可调整两穿孔台之间的横向间距,以适应不同纸张宽度大小的需要。
它的调距校正装置装在底板8的下部,通过摇转手轮9,则可使转轴10及其上的伞齿轮11转动,进而驱转与调整螺杆12固连的伞齿轮13转动,使螺杆12沿与底板8固连的螺母8A作相对转动,以达到推动螺母8A带动底板8及与底板固连的穿孔装置沿滑道8B整体前后移动的目的。
动力传动装置位于机台下方,通过装于整机后下部的动力源及第一链传动14将驱动力传给前下部的转轴15,然后通过转轴15右端的第二对链传动16将动力传递给穿孔装置的偏心轴1,使偏心轴1带动两个上穿孔台4作上下撞打动作,将铺放于上下孔台之间的纸张进行穿孔。
这种打穿孔装置的缺点在于:由于运动的上穿孔台4只是靠连杆3穿套在偏心轴1上固定的,因此,较容易产生位移偏差,即上穿孔台产生左右和前后位移,使撞子4A与下穿孔台5上的撞孔产生位置偏差,至使模具很易磨损也使穿孔质量下降。
另外,当需要调整上下穿孔台4和5之间的上下间距时,必须要拆换新的不同长度的连杆3,既费工费时,又不易找正,因为,只有当上下穿孔台对得很正之后,才能使撞子4A准确撞入下部的撞孔之中而将纸张进行穿孔。
由于这种穿孔装置只有两组穿孔台组和有限的位距调整范围,不能进行全方位的调整,因此,只能用于纸张两边缘的穿孔,而无法用于标签纸等的中部位置的穿孔,使其应用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
另外,它的偏心轴1的转动是靠较长的两套链传动来实现动力传递的,不仅动力传递路线上,而且动力损耗大而传动不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定位可靠,模具不易磨损而又便于拆换的,传动平稳的可调式穿孔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在固定框架内竖直设置有四根连接杆,四根连接上下端分别与上下框板连接,上下框板之间设置有可沿固定框架两侧壁滑动的滑板,滑板由调距装置拖动,滑板上部的滑座上装设有下打孔台,与下打孔台相对应的是装连在上框板下部的上打孔台,在下框板下部中心设置有另一蜗轮蜗杆调距装置和动力传动装置,通过动力传动装置和调距装置上的偏心轴的转动,可达到调整上下孔台间距和带动上框板上下移动,进行穿孔的目的。
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
由于上穿孔台是固连在一整体的可上下运动的平行上框板下部的,而下穿孔台又是固连在一整体的可前后移动的滑板上部的,因而,上下穿孔台定位准确,不易产生位移误差,具有模具使用寿命长,穿孔质量好的特点。
两穿孔台的上下间距的调整是由下框板下部的带偏心轴的蜗轮蜗杆调距机构实现的,因而,既去掉了连杆,简化了结构,又节省了拆装找正的时间,尤其是具有调整方便和全方位调整对位的特点。
动力传动装置采用齿轮为主的传动结构之后,减少了动力损耗和振动及噪音,也使结构更为紧凑,特别是动力装置直接设置在下框板下部,减少了原上穿孔台受自身重量惯性而易产生工作偏移的弊端,使工作更加平稳可靠。
由于上下穿孔台位距调整方便,更换模具容易,因而可换装各种模具,使穿孔的适应性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是由下面的实施例及其附图实现的:
图1是现有印刷机穿孔装置结构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剖视图。
图4是图3的A向剖面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动力部分传动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2~5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地说明:(首先参见图2和图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兴人,未经刘兴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014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动复位热脱扣保护器
- 下一篇:三相异步电动机多功能节能控制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