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细截面高强电缆深水电脉冲惊虾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2200796.9 申请日: 1992-01-09
公开(公告)号: CN2165627Y 公开(公告)日: 1994-05-25
发明(设计)人: 高华明 申请(专利权)人: 高华明
主分类号: A01M1/22 分类号: A01M1/2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16000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截面 高强 电缆 深水 电脉冲 惊虾器
【说明书】:

电脉冲惊虾器是渔业捕虾用的辅助电子设备,大多数的虾类有昼伏夜出的习性,白天为了逃避鱼类的觅食,它们匍匐在海底或钻入泥砂中。为了把虾从海底或泥沙中赶出来并跳到网口高度,网口设置一组电极,电脉冲发生器通过电极放出有一定强度并且不会危害虾类生命的脉冲电流,刺激虾迅速跳起,由于大虾强劲有力,首先跳起而小虾没有得及跳到网口高度,网口即已滑过,这样可大大提高捕捞大虾的产量,同时又做到捕大留小,有效地保护水产资源。

目前,日、美、英等沿海先进国家及我国台湾、厦门设计并大量使用的电脉冲惊虾器采用的基本是两种技术方案。一种是以日本渔网株式会社为代表生产的220W脉冲捕虾器,该器把船上110V电源变换成0-60V可调直流电源,通过海水拖力电缆输送到海底网口处的脉冲变换器直接变成0-60V的直流电脉冲,电脉冲通过网口的平行电极放电,形成60Vp-o/m左右的脉冲电场。可控硅开关电流达到1300A以上。当铜电缆截面为10mm2,水深80M,电缆长为600M,损耗达10%以上。另一种是以厦门水产学院86年设计为代表的DXX-1型电脉冲捕虾仪。该仪用24V直流电源供电并用直流变换器升压到400V,再由可控硅开关电路变换为400Vp-o高压脉冲,通过海水拖力电缆输送到网口处的脉冲变压器变换成50Vp-o左右的电脉冲作用于电极上。由于电缆输送的是130Ap-o左右脉冲电流,如电缆截面为10mm2,电缆长度200M时,电缆损耗已达40%以上。电缆如增长,损耗和成本将成倍增加,所以,这种设备不宜用于水深超过20M的海域。上述两种技术方案的共同缺点是:电缆截面很大,成本很高,能耗大,不利于普及推广。

发明的目的就是提出一种用0-500V、小于0.5A的直流电输电的细截面高强电缆输送、低损耗、低成本节能高效适于深浅水作业的电脉冲惊虾器,以促进我国和发展中国家普及电脉冲辅助捕捞虾类技术。

本发明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先把渔船上的电源变成小于0.5A,0-500V的可调直流电源,通过细截面高强海水电缆把电源送至水下直流电脉冲发生器上,脉冲发生器采用电容贮能放电的脉冲发生形式和可控硅开关技术把直流电变换成0-60Vp-o、电流大于1000Ap-o、频率为5Hz、脉宽为0.5mS的电脉冲,再由引线输送到网口,形成0-60Vp-o/m的脉冲电场,进行正常的捕捞作业。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图1    工作系统图

图2    细截面高强海水电缆截面构造图

图3    抗拉海水电缆截面构造图之一

图4    抗拉海水电缆截面构造图之二

图5    直流电脉冲发生器电路图

本发明是把渔船上的交流或直流电源输入到控制电源[1],控制电源[1]由电源变换器电路和过流过压输出电缆短路开路自动保护电路组成,电源变成0-500V可调直流电,通过海水电缆[2]或[3]把电输送往水下拖虾网口处的水下直流电脉冲发生器[4],变换成0-60Vp-o、>1000Ap-o的脉冲电,并经引线输送到网口平行电极[5],形成60Vp-o/m左右的脉冲电场。海底或泥砂中的虾受到电脉冲的刺激迅速跳起而达到网口捕捞高度,拖网在向前行进中,把虾收入网中。海水电缆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拖网不需另设牵引钢索的细截面高强海水电缆[2];另一种是配合设有拖网牵引钢索的抗拉海水电缆[3]。细截面高强海水电缆[2]由一根φ2-5mm的钢丝索或铜丝索塑胶线[11]做内芯,用6-10根φ2-6mm的钢丝索绞成外芯[12],外表注塑聚乙烯[10]包皮(详见图2)。抗拉海水电缆[3]有三种截面构造:一是用均为φ1-2.5mm的一根钢丝索塑胶线[8]和两根铜芯塑胶线[9]做内芯;二是用三根φ2-2.5mm的钢丝索塑胶线做内芯;外注聚乙烯包皮[10](见图3);三是用φ2-2.5mm的钢丝索塑胶线[13]做内芯,再用编织钢丝网[14]做外芯,外表也注聚乙烯包皮[10],参见图4。

由于本发明提出的细截面高强海水电缆或抗拉海水电缆实施方案把0-500V、0.5A左右的电流输送600M,损耗在10%以内,单位长度成本只相当于日本株式会社选用电缆的10%或厦门选用电缆的30%,所以可成倍降低整机成本,易于推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华明,未经高华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007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