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浓黑烟反射加热炉无效
申请号: | 92200623.7 | 申请日: | 1992-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578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9-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王维明;邱希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新 |
主分类号: | F27B3/10 | 分类号: | F27B3/10;F23J15/00 |
代理公司: | 黑龙江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王广厚 |
地址: | 15007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浓黑 反射 加热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加热炉。尤其是一种无浓黑烟反射加热炉。
现在的锻造炉多数是下排烟,有烟囱和地下烟道,这些工程所需的材料费和人工费占总工程的造价一半还多。没有炉壳,炉膛里层是耐火粘土砖,外边是红砖,总的炉墙厚度为800毫米左右。体积大、蓄热量多、升温慢、热效率低、仅在4~5%左右;一般加热一吨锻件,需要标煤700公斤以上。透气漏风、冒大黑烟对环境污染严重。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结构简单,热效率高,无污染环境,成本低的无浓黑烟反射加热炉。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与炉内加热室连通的,并在其下方的回热腔,该腔上端边缘处设有一个通往重热返烟腔的重热通道。这样可使返到回热腔的热量经重热返烟通道,对放置放工件的加热室的外壁进行二次加热,提高加热工件的热效率。
该加热炉不需要地下烟道、成本低。炉体内部结构由于采用循环加热方式,不但可提高热效率,而且还可起到降低烟尘流速,使多数烟尘沉降在回热腔内,大大改善了排烟环境。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剖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在图1、2中,1升降门、2前扩张孔、3引射器、4引射风阀、5进风管路、6预热室、7加热室、8烟道闸板、9重热返烟腔、10换热器、11二次风管、12二次风蝶阀、13助燃风蝶阀、14助燃风管路、15灰堂、16炉条、17炉堂、18扒灰门、19出料门、20回热腔、21炉壳、22重热通道。在该实施例中,与重热返烟腔9相连的换热器10,通过二次风管11与灰堂相连。
结合上述附图说明其工作过程:
位于加热室7内的工件,在加热过程中,加热室7内的热气(烟)。被向下抽向回热腔20,并顺重热通道22返向重热返烟腔9,该过程中,可对加热室7的侧墙和顶部进行二次加热,最后经过换热器10,将热空气(200℃左右)经助燃风管路14通过灰堂15带入炉堂17内,再加上节能型炉衬,所以节能效果十分明显,具有升温快、保温好等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新,未经王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006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