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形弹头钻破灭火导油装置及其灭火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2114527.6 | 申请日: | 199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68C | 公开(公告)日: | 1994-09-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建民 |
主分类号: | E21B35/00 | 分类号: | E21B35/00 |
代理公司: | 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穆魁良 |
地址: | 10150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形 弹头 破灭 火导油 装置 及其 灭火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防灭火装置及其灭火方法,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油井灭火的异形弹头钻破灭火导油装置及其灭火方法。
现有的油田灭火装置及灭火方法,大多仍采用陆地上一般的水压喷射等常规装置和方法,不仅效率极低,而且费用也很高,因为一般的油田大多都在沙漠干天旱地区,在此种地区采用大量的水来灭火是不现实和很不经济的。
由于井喷或战争等原因,油井火灾是不可避免的,而且高压力的自喷油井一旦起火,用常规灭火装置及常规方法灭火是很困难的。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其喷射压力大,人员及机械无法接近火源,因此,其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对环境的污染都是惊人的,海湾战争后科威特的油井大火则证明了此点。特别是大火扑灭后油井无法快速恢复生产。
在科威特的油井灭火中,各国灭火队都使用了各种先进和奇特的灭火装置和方法,例如中国灭火队采用了套管灭火新技术,匈牙利灭火队采用了把米格飞机发动机固定在T35坦克上,以产生16吨的压力,以高压水克火的先进技术,但从其效果来看,也是不很理想的,其根本原因就是缺少一种适用于油井灭火的专用装置和最佳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在地下实施灭火、灭火迅速及时、灭火后即可迅速恢复石油生产的异形弹头钻破灭火导油装置及其灭火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开挖一条隧道直通到油管处,在油管外对扣卡箍一四通护壁,四通护壁呈斜直状态安装,四通护壁的斜下方内设置有限位阻铁,四通护壁的斜上方与弹道基管相贯通,弹道基管又与导油管相贯通,异形弹头设置在弹道基管内,异形弹头由实心硬质合金弹头、阻油弹头、导油弧板及后部的装药弹壳和引发装置构成,引发装置通过引发导线引出隧道外部,需灭火时,引发引信,使异形弹头沿弹道基管以高速射向四通并将油管穿透,使上喷油路被切断而油田弹头的弧板,弹道及注水导油管喷出。
由上可见,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
1.灭火迅速,在灭火切断上喷油流的同时即可恢复石油的生产。
2.由于灭火装置设置在地下,人员及设备离火源较远,故安全可靠。
3.由于灭火迅速及时,可减少火灾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对环境的污染。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和其灭火方法是由下面的附图及实施例实现的。
图1是本发明灭火装置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灭火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灭火装置的结构剖面图。
图4是图3的A向视图。
图5是图3中异形弹头的结构分解图。
图6是图5的B向视图。
图7是图5的C向视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1-7对本发明的具体结构及灭火方法进行详细地描述:
本发明的灭火导油装置的结构特点是:
在与油井油管6相贯通的隧道1内设置有注水的导油管2,注水的导油管2的前端与弹道基管3相连接贯通,弹道基管3的前端与四通护壁5的上斜管51相连接导通,四通护壁呈两半对扣卡箍在油井油管6的外圈,四通护壁5的下斜管52内设置有限位阻铁53,在弹道基管3内装设有异形弹头4,异形弹头4的后部设置有导油弧板44,异形弹头4是弹尖41、弹体42、导油弧板44及药仓45及引发装置46构成。参见图1至图3。
本发明的结构特征还在于:
隧道1呈由上至下的倾斜状开设,四通护壁5是由两铸铁的上斜管51和下斜管52对扣而成,在两斜管的对扣处均有一竖直的相吻合的半圆形扣合部56,扣合部56的扣合凸沿处拧连有螺栓54,油井油管6被包箍在扣合部56组成的护管段内,下斜管52的最下端为封口状,在下斜管52的下段内腔中叠放有数层金属限位阻铁53,上、下斜管51和52及扣合部56均相互贯通,在上斜管51上设置有对称的导向槽段55,与上斜管51等内径相通并相连接的弹道基管3内装放有异形弹头4,异形弹头4的弹尖部分41为实心硬质金属构成,与弹尖部分41为一体的弹体部分42为一等直径圆柱实心金属体,在弹体部分42的前端周圈设置有前凸的尖状清碍板43,在弹体部分42的尾部有一向后延伸的半圆弧形导油板44,在弹体部分42的周向设置有两对称的外凸导向翼板48,在导油板44的敞口部位沿其轴向外凸有两对称的密封翼板47,导向翼板48与弹道基管3内的内凹滑道31及四通护壁5的上斜管段上开设的导向槽55活动滑配,异形弹头4的药仓45后部设置有引发装置46,46上外引连有引爆导线49。参见3至图7
本发明的灭火方法的特征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建民,未经李建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145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废铬渣制造微晶玻璃建筑饰面板
- 下一篇:改进的竹材胶合板制造工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