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蚊虫驱避剂无效
申请号: | 92114094.0 | 申请日: | 1992-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62C | 公开(公告)日: | 1999-08-18 |
发明(设计)人: | 么恩云;李正石;平霄飞;毕富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65/00 | 分类号: | A01N65/00 |
代理公司: | 南开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惠林,赵尊生 |
地址: | 30007***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蚊虫 驱避剂 | ||
本发明属害虫驱避剂类。
目前国内外所使用的蚊虫驱避剂多为40-50年代旧品种如邻苯二甲酯、DEET等,很少新型结构。近年来不断有从天然植物中寻求驱蚊成分的报导,例如丁德生等(植物学报,1983,25No1:25~16)报导了从野薄菏中提取有效的驱蚊活性成分,日本西村弘行报导了从桉树中提取有效成分3,8-二羟基烷(化学生物,1989,Vol27No8:486~488)作为驱蚊物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蚊虫驱避剂,利用我国丰富天然夜香树植物资源,提取出夜香树油配成溶液作为驱蚊剂。本发明采用纯天然植物夜香树油作为有效成分驱避蚊虫效果显著,无毒付作用,原料易得,成本低廉。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是将夜香树花提取液配制成10~20%的乙醇溶液,直接涂抹人体和动物体裸露处,达到驱蚊和避蚊效果。
采集夜香树鲜花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提取或者气体吸附法提取,获得的夜香树油,经测定和生物试验其主要有效组成组分为苯乙醛、乙醇叶醇酯、芳樟醇、异丁香酚和苯甲醛等,能有效地驱避蚊虫,有效保护时间可达8小时以上。
本发明的突出的实质性的特点可通过下述实施例予以说明。
实例1
采集南开大学生物系苗圃中种植的夜香树鲜花100克放入水蒸汽蒸馏-同时萃取器原料瓶中,用300ml水进行水蒸汽蒸馏,在收集器中放入5ml水、8ml己烷和8ml无水乙醚,加热水使致沸腾,提取2.5小时,得夜香树油溶液12ml。
实例2
气体吸附法
把处理过的吸附剂装入吸附柱A和B(各装吸附剂800~1000mg)中,其中A为空白对照管,B为样品管,吹氮气活化2小时后,容器C中装入60g夜香树鲜花,氮气流速120ml/min,吹扫12小时,取下吸附柱,以2ml无水乙醚和己烷的混合液(体积比1∶1)淋洗,淋洗液可直接GC-MSD分析,样品组分中扣除空白对照中的组分,即为夜香树鲜花的提取液成分~50mg。吸附剂Porapak Q树脂的处理:在索氏提取器中,依次用二氯甲烷、丙酮、无水乙醇和己烷洗涤,至溶剂中没有杂质(毛细管色谱图无杂蜂)
实例3
在30×30×30cm沙笼中,喂养尖音库蚊淡色变种Culex pipicuspallens室内常饲养体1000只以上,未吸血5天以上,将两只小白鼠腹部毛剪光面积约为8cm2,四肢固定。一只用实例1或实例2得到的夜香树油的20%的乙醇溶液涂0.2ml,一只涂0.2ml无水乙醇对照,涂药鼠腹部无蚊叮,空白鼠立即遭到大量蚊叮,每0.5小时观察一次,当涂药鼠开始落第一只蚊虫时认为驱避作用仃止,有效保护时间达8小时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140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防、治疗恶性鱼病的鱼药
- 下一篇:电磁开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