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胶卷暗盒无效
| 申请号: | 92113664.1 | 申请日: | 1992-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511A | 公开(公告)日: | 1993-05-26 |
| 发明(设计)人: | P·拉巴齐韦茨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斯曼柯达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3C3/00 | 分类号: | G03C3/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增勇,曹济洪 |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胶卷 暗盒 | ||
1、多个胶卷暗盒各包括有:(a)可转向不同角度位置的转动部件;(b)在所述转动部件上的一个光可测条形码,当用光探测时,条形码的交替变换的光反射间隔和光吸收条纹提供了测量转动部件角度位置的手段;(c)在转动部件上有肉眼可见的曝光状态标记,而与之相对应的另一指针则是固定的,以便根据转动部件的角度位置使各自的曝光状态标记与所述指针对齐,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转动部件上至少有一个所述交替变化的条纹或间隔,在每个所述胶卷暗盒上都有着相同的位置;
实际上,条形码只对在除400-700毫微米以外的一个预定波长范围内的电磁辐射才显示;而这个预定波长范围内的辐射基本上是肉眼看不到的,但却能被光测到;
在所述转动部件上的指针或曝光状态标记被叠加在所述一个间隔或条纹上,使之成为一体从而节省了转动部件上的可利用空间,为了防止被预定波长范围内的辐射探测到,指针或曝光情况标记在所述予定波长的辐射中,是难以与那个条纹或间隔加以分辩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个胶卷暗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码基本上对肉眼不可见但能为红外线辐射所探测到;和
在所述转动部件上的所述指针或曝光状态标记被附加在所述间隔或条纹上使之成为一体,从面节省了转动部件上的可利用空间,并为了防止被红外线辐射探测到,在这种辐射下不可从该间隔或条纹分辨出指针或曝光状态标记。
3、正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个胶卷暗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件上的所述指针或曝光状态标记除了与条纹或间隔叠加结成一体,在红外线辐射中分辨不出两者以外,实际上指针或曝光情况标记与所述间隔或条纹还有着基本相同的光反射率和光吸收率。
4、正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个胶卷暗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码外层涂有一层不透明可透射红外线的物质,使条形码除了所述间隔或条纹以外基本上对光不显示,但使肉眼可以看到的至少那个条纹或间隔则起到用作所述转动部件上所述指针或曝光状态标记的作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个胶卷暗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码外涂有一层不透明可透射红外线的物质,以使条形码对光不显示,所述转动部件上的所述指针或曝光状态标记是在所述间隔或条纹以及不透明可透射红外线的物质之上,以使肉眼可以看到转动部件上的该指针或曝光状态标记,而红外线辐射则分辨不出它和该间隔或条纹。
6、如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多个胶卷暗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件上的所述指针或曝光状态标记实际上与所述一个间隔和条纹的颜色一致。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个胶卷暗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或条纹是所述条形码的一个起始部分。
8、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多个胶卷暗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诸条纹只吸收红外线从而只显示红外线辐射,而所述转动部件上的所述指示或曝光状态标记由于可以透射红外线所以不显示红外线辐射。
9、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多个胶卷暗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纹只吸收红外线因此只显示红外线辐射,对于每一个胶卷暗盒来说,条纹之一在所述转动部件的盘面上有相同的位置及尺寸大小,而所述转动部件上的指针或曝光状态标记是吸收红外线,并且与所述条纹叠加使其在红外线辐射中不可从那个条纹中分辨出来。
10、一个胶卷暗盒,包括(a)各种肉眼可读到的胶片曝光状态标记;(b)可相对于各个所述曝光状态标记转向不同的角度位置的转动部件;(c)在所述转动部件上具有交替变化的光反射间隔和光吸收条纹的一个光线可以探测到的条形码,当用光探测时,该条形码可提供一种测量转动部件角度位置的手段;及(d)在所述转动部件上可根据转动部件角度位置对准相应的所述曝光状态标记的指针,其特征在于:
其中一个所述间隔或条纹是所述条形码的起始部分;
所述条形码基本上只显示红外线辐射,以使其基本上是肉眼看不到的,但使其可以被红外线辐射探测到;以及
所述指针是叠加或实际上与有着相同的光反射率和光吸收率的所述那个条纹或间隔融合一起,以使其在红外线辐射中,不能与该间隔或条纹加以分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斯曼柯达公司,未经伊斯曼柯达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1366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