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发酵工艺生产黄腐酸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2112965.3 | 申请日: | 199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21A | 公开(公告)日: | 1994-05-25 |
发明(设计)人: | 边文骅;边志立;边志敏;彭立凤;董敬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边文骅;边志立;边志敏;彭立凤;董敬华 |
主分类号: | C12P7/40 | 分类号: | C12P7/40;C05F11/08;C12N1/22 |
代理公司: | 河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骆永恩 |
地址: | 050016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发酵 工艺 生产 黄腐酸 方法 | ||
本发明属黄腐酸发酵生产的方法。
黄腐酸是一种有机弱酸,其用途非常广泛,用于农业是一种良好的植物生长激素,促进植物根系的发达,能提高小麦等作物的发芽率和出苗率、增加分蘖及防病增产促早熟。还可用作其它作物的防病剂并能人体药用。在现有技术中,生产黄腐酸一般采用化学提取法,从含黄腐酸量高的草炭、褐煤、风化煤中提取,原料成本高,提取工艺复杂。产生大量三废。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发酵工艺生产黄腐酸的方法,其中发酵原料为植物的根、茎、叶等农付产品、有机垃圾及人畜粪便等造价低廉的物料。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1)原料配制:采用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素和水作为黄腐酸的发酵原料,即可为天然状料,也可为粉碎的颗粒料,混合后的干物质含量为4-33%,浓度不同,发酵期不同。
(2)菌种扩大:采用自然界中的黄腐酸产生菌,经过富集培养,作为黄腐酸产生菌种,将它们纯化分离出来,其中包括厌氧菌、好氧菌及兼性厌氧菌。
(3)发酵:将配制好的发酵原料和黄腐酸产生菌种投入发酵器,若搅拌均匀有助发酵,调整其PH值为6.5-7.6,保持温度在15至53℃,经过5天以上发酵即可,一般15天较宜。
(4)固液分离:将发酵过的原料加水,使其水份含量达90%以上,搅拌有助固液均匀,然后进行固液分离。
(5)固体的处理:上述过程分离出的固体经干燥,然后包装,也可制成颗粒后包装,即成为高效有机肥。
(6)黄腐酸的提取:将固液分离过程中分离出的液体进行提取,浓缩后分装即为黄腐酸成品。
上述生产方法中采用的碳源为有机碳化物,可选用植物的根、茎、叶及果实等,也可选用单糖、双糖或多糖物质。
上述方法中采用氮源可选用有机氮化物和无机氮化物,其中有机氮化物如牛肉膏、蛋白胨、豆制品、油渣、玉米浆等,无机氮化物可选用尿素、碳铵等。
上述方法中采用的生长因素可为维生素、氨基酸、嘧啶等。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叙述。
图1为本发明的生产工艺图。
实施例1:
(1)原料配制:采用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素和水作为黄腐酸的发酵原料,主要原料为天然料,其中碳源采用植物秸杆,氮源采用油渣,其中碳氮比为25∶1,无机盐采用磷酸二氢钾,生长因素采用维生素B,其余含量为水。混合后的干物质含量20%。
(2)菌种扩大:采用自然界中的黄腐酸产生菌,经过富集培养,作为厌氧黄腐酸产生菌种,将它们纯化分离出来。
(3)发酵:将配制好的发酵原料和黄腐酸产生菌种投入发酵器,搅拌均匀,调整其PH值为6.8,保温15-53℃,经过15天以上发酵即可。
(4)固液分离:将发酵过的原料加水,使其水份含量约90%将原液搅拌均匀,然后进行固液分离。
(5)固体的处理:上述过程分离出的固体经干燥,制成颗粒后包装,即成为高效有机肥。
(6)黄腐酸的提取:将固液分离过程中分离出的液体进行提取,浓缩后分装即为黄腐酸成品。
采用本方法生产黄腐酸,选用的原料成本低,并能使废旧物得以综合利用,生产工艺易掌握,投资少,产量高,生产过程中无有毒有害物体排出,黄腐酸经加工可制成黄腐酸盐类,广泛用于工农业和医药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边文骅;边志立;边志敏;彭立凤;董敬华,未经边文骅;边志立;边志敏;彭立凤;董敬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129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