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结构式彩焰蜡烛制作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2112964.5 | 申请日: | 1992-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15A | 公开(公告)日: | 1994-05-25 |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民;张保华;蒋子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化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C11C5/00 | 分类号: | C11C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74***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式 蜡烛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彩焰蜡烛的制作方法。
彩焰蜡烛是根据某些元素在受到激发时而跃迁发出的特征谱线的原理而制成的。有关制备的各种技术已在专利文献中有诸多报道。如CN1042178A、日本49-46362、CN1043340A、CN1056523A、U.S.A4,886,904、日本61-16966等专利已叙述许多方法来解决彩焰蜡烛的黄心、流泪、干枝、吸潮、风化及脱模等问题,其制作方法与采用传统的制作普通照明蜡烛的熔融浇注成型的方法。用传统方法制作彩焰蜡烛,是将主燃剂(非石蜡类)加热熔融,注模后冷却成型。这个过程改变了原料的物理结构,冷却时吸附了水份,使最终的成品易吸潮、粉化、不易存放、难点燃,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提出一种彩焰蜡烛制作新方法,目的在于消除熔融浇注成型方法所存在的不足之处。通过对主燃剂、发色剂、烛芯结构、聚集助剂、聚集压力和方式的研究,制作出一种烛体强度高,表面不粉化,吸湿性小,烛芯易点燃,不易熄灭,彩色火焰稳定,焰色纯净,鲜艳无黄心,不流泪,无黑烟的彩焰蜡烛,燃烧时产生红、橙、绿、兰、紫、白色火焰。燃烧的产物低于国家环保局规定的大气一级标准。可在各种环境中使用。生产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易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的彩焰蜡烛是采用氨基甲酸乙酯和氨基乙酸乙酯作为主燃剂,两者的混合比例为1∶1~1∶0.1(重量比)。最好以1∶1的比例均匀混合,用丙三醇作为聚集助剂,其浓度为0.1~5%(重量比),最佳为0.5~2%(重量比),混合物的浓度以不低于95%(重量比)为宜。将主燃剂和助剂置入模具中,通过压力发生器产生一定的外压,使主燃剂和助剂发生界面聚集作用而形成中空的烛体,烛体中空直径为烛体直径的1/10。外加的压力为500~8000kg/cm2。
烛芯由燃烧芯和发色芯组成。燃烧芯为通用的棉纱,发色芯采用锂、钠、钾、钙、锶、铜、硼、锑等元素的氯化物或硝酸盐作为发色剂与树脂混熔后制成直径为1~3mm的条状物。发色剂的用量为10~80%(重量比)。树脂可选用聚环氧乙烷、聚甲醛、聚氨酯、聚丙烯酸、聚乙烯、聚丙烯、聚碳酸酯中任一种,用量为20~90%(重量比),树脂主要起粘合发色剂的作用。
燃烧芯和发色芯并列装配入烛体中空部分组合成彩焰蜡烛。
实例一、红色火焰蜡烛
1、烛体制作方法
原料配比(重量百分比)
氨基甲酸乙酯 49
氨基乙酸乙酯 49
丙三醇 2
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匀后置入烛模中,通过压力发生器产生1000kg/cm2以上的压力,使原料发生界面聚集反应,形成中空的烛体。
2、燃烧芯的制作方法
将20号棉纱经硝化处理后按烛体高度切断备用。
3、发色芯的制作方法
原料配比(重量百分比)
氯化锂 20
硝酸锂 40
聚环氧乙烷 40
固化剂 适量
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匀后,制成条状,并按烛体高度切断备用。
4、组装:将燃烧芯和发色芯并列置入烛体的中空部分即成为红色火焰蜡烛。
实例二、绿色火焰蜡烛
1、烛体和燃烧芯的制作方法同实例一。
2、发色芯的制作方法
原料配比(重量百分比)
硝酸铜 35
硫酸铜 20
硼酸 5
聚环氧乙烷 40
固化剂 适量
将上述物质混合均匀后制成条状,按烛体高度切断备用。
3、组装。蜡烛的组装方法同实例一。
其它颜色彩色火焰蜡烛只需改变发色芯中发色剂的种类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化工学院,未经武汉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129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塑料织物盐苫
- 下一篇:大型火山灰墙体建筑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