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蘑菇营养液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2112908.4 | 申请日: | 1992-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84A | 公开(公告)日: | 1994-05-18 |
发明(设计)人: | 宋淑敏;王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食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L2/00 | 分类号: | A23L2/00;A23L2/34;C12N1/14 |
代理公司: | 商业部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孔祥玲 |
地址: | 10000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蘑菇 营养液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利用食用菌深层发酵技术制成的一种营养液。
近年来,社会上营养液,口服液命名的产品不断出现。已有的产品可归纳为三类,一类是动物性营养液,如太阳神口服液,它是以鸡和蛇为原料,提取有效成份制成。另一类是一般植物性口服液,例如:大蒜口服液、西洋参口服液。第三类是微生物性营养液,采用真菌、细菌和食用菌加工制成。食用菌营养液分子实体浸提型和深层发酵型两种。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制造的喜达克产品是以香菇为菌种,以大豆、薯类、淀粉为原料,经香菇菌种深层发酵制成的含菌丝体的浊型营养液。上海地区研制的云芝多糖口服液是用多糖提取工艺,菌丝体破碎、脱脂、脱色、去蛋白处理的综合技术制成。北京市食品研究所80年代以羊肚菌深层发酵制作一种食用菌发酵饮料87年4月14日获得专利权,专利号为85104712.2。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深入开发和利用食用菌资源,在食用菌发酵饮料的基础上(85104712.2)进步研制的浓缩性营养口服液,以满足人们增强体质,预防各种疾病,延年益寿的需求。
本发明的关键:
工艺流程如附图1。
本发明利用Morchllasp(菌种编号EF-11)(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CGMCCNO,0019)菌种制备菌种液。
Ⅰ级菌种液的制备:将EF-11菌种接种在麦芽汁或大豆汁培养基内接种后置摇床上振荡培养,往复式,85次/分,培养温度20~30℃,培养时间44~48小时制取Ⅰ级种子液。
Ⅱ级菌种液的制备:取10%Ⅰ级种子液,接种于麦芽汁或大豆麦汁培养基内同Ⅰ级种子液工艺方法,制取Ⅱ级种子液。
发酵:取10%的Ⅱ级种子液接种于蜂蜜、茶、全脂营养豆粉、大麦芽、亚硒酸钠、硫酸锌为配料的培养基内,发酵罐发酵,发酵温度20~30℃,发酵时间44~48小时,通气量1∶0.5-1∶1(V/V)。所说的配料红茶0.2~0.8%,蜂蜜5~10%,大麦芽0.5~2%,全脂营养豆粉0.5~1.0%,亚硒酸钠0.1~0.3%,硫酸锌0.1~0.3%,此时配料液折光糖度为4BX,pH为6.3~6.5。发酵完毕经粗滤得发酵液。
菌丝体酶解:发酵液经100目尼龙筛滤除水份后,取全部菌丝体,用蒸汽锅加热,温度100℃,20分钟,然后用胶体磨将菌丝体研磨成短片状菌丝,按照菌丝体1∶2(w/w)加水调节pH至中性,按照菌丝体总量的0.5%加木瓜蛋白酶,55~60℃保温,并不断搅拌,酶解2小时后加温到90℃,10分钟灭酶活,滤除菌丝体收集滤液。
菌丝体水提法:将菌丝体加热磨碎后,加3倍菌丝重量的水混合,55~60℃保温2小时后过滤,收集滤液。
将发酵液和酶解液(或水提法滤液)混合并精滤,所得液体清沏透明。
浓缩:本发明采用丹麦DDS公司的Unit30反渗透设备,对发酵液进行常温下浓缩,浓缩到3~4倍和7~8倍。其操作压力为45bar,其膜定为RO-1,操作时室温最好不要超过30℃。经反复试验得出,当发酵液pH大于6.0时,对膜的浓缩较为有利。
杀菌:浓缩后的液体经112~115℃20~60分钟杀菌。即得蘑菇营养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食品研究所,未经北京市食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129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