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麝香注射液制法及其针剂无效
| 申请号: | 92111691.8 | 申请日: | 1992-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80A | 公开(公告)日: | 1993-09-08 |
| 发明(设计)人: | 韦守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守源 |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 |
| 代理公司: | 广西壮族自治区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谢志鸿 |
| 地址: | 530023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麝香 注射液 制法 及其 针剂 | ||
本发明属中药注射液制法及其针剂,特别是麝香注射液制法及其针剂。它是以麝香为主药,用水提法制成①号针剂,麝香配四种中药,用醇提法制成②号针剂。
目前对各种中枢及外周神经损害的疾病治疗药物,现时用的中、西药,均存在用药量大,时间长,西药副作用多,疗程长,效果差,价格贵,还无什么特效药,用于治疗这类疾病的中药制成注射液针剂仍未有。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中药制成注射液,适于治疗各种中枢及外周神经性损害疾病的麝香注射液制法及其①、②号针剂。据中医药学记载:麝香是鹿科动物雄性香腺中分泌物干燥的香仁提取而得的一种名贵中药,其主要化学成分为麝香酮,是天然具有重要的活性芳香成分,药性辛温,入心、肝、脾经,有回苏醒脑,镇心安神,开窍通痹,活血散结,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发汗驱风,催产下胎之功,故《本草纲目》有“开诸窍、通经络、透肌骨、解酒毒、清瓜果食积、治中风中恶、痰厥、积聚、症瘕之说。
本发明制成的注射液针剂,医院临床对各种中枢及外周神经损害的疾病治疗观察统计:总有效率达93.6%的较满意疗效。
本发明的任务由下面给出的中药组方、制作工艺和实施例来完成:
1、麝香注射液①、②号针剂的组方(重量)和生产工艺:
①号:麝香仁50克~500g用水提法制成注射液;
②号:麝香仁50~500g、丹参5000~20000g、当归5000~20000g、川芎2000~4000g、降香200~1000g,用醇提法制成复方注射液。
2、实施例:
①麝香仁200g置乳钵内研成细末,加蒸馏水22000ml,密封静置24小时,水溶液PH为7.5~8.0蒸馏,取蒸馏液21000ml,用布氏漏斗过滤得粗液,滤液用四号酸性滤球过滤得精滤药液,灌封、灭菌、灯检、卯字包装,制成①号麝香注射液10000支针剂;
②将①的残留液静置待冷,加95%乙醇使含醇量达85%,静置24~48小时,上清液过滤得滤液,回收乙醇,浓缩除尽乙醇,加H2O至11000ml得药液,加吐温-80 10ml静置24小时,过滤得药液,冷置封存备用;另将丹参10000g、当归10000g、川芎3000g、降香500g加水浸煮三次,每次1小时,过滤,合并三次滤液,浓缩至1000ml,冷置,浓缩液加95%乙醇使含醇量达85%,冷藏24小时,过滤得滤液,回收乙醇,水浴上除尽醇味,浓缩液加H2O至10000ml,加吐温-80 20ml、苯甲醇100ml,过滤PH为7,得药液与①药液合并,布氏漏斗过滤,四号酸性滤球过滤,灌封灭菌、灯检、卯字、包装,制得②号复方麝香注射液10000支针剂。
3、本发明制成的①、②号麝香注射液针剂,经广西中医学院按《药品卫生学检验方法》做灭菌检查,符合药品卫生标准规定;进行热原、过敏性、急毒性、溶血、灭菌、刺激性动物试验,及在治疗病例中,对血象、肝功能、肾功能、内分泌腺化验检查,均未见异常反应;临床配合神经-经络穴位疗法治疗观察统计:13万多人次,2099例病人,总有效率达93.6%。其中对脑血栓、腰椎间盘脱出症、面神经麻痹作随机区组、双盲、对照组、重复观察统计结果,治愈率分别为79.6%、86%、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守源,未经韦守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116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