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印刷机的涂墨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2111437.0 | 申请日: | 1992-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07A | 公开(公告)日: | 1993-07-21 |
| 发明(设计)人: | 施米特·E·克莱桑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乔里路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F31/18 | 分类号: | B41F31/18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陈申贤 |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印刷机 装置 | ||
本发明与印刷机涂墨装置有关,特别是与用于接纳高粘度油墨且具有一导轮以及侧壁贮墨器的涂墨装置有关,该贮墨器的前缘触及导轮的周边而形成一贮墨器的径向密封。
到目前为至,这种已知的贮墨器,诸如作为欧洲专利EP-A-0374092的实例所述的那种贮墨器,该贮墨器的侧壁有一以园弧形式的曲线前缘,且园弧的半径等于导轮的半径,这样沿着曲线前缘,侧壁压向导轮的周边而迄今为至都认为这种侧壁完全压向导轮,这对于良好的贮墨器径向密封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设计此种贮墨器侧壁的缺点是在经过一短期的运转后,特别由于液体静压的作用,在密封面上,即在导轮和侧壁前缘之间能建立油墨层,从而前缘被压离导轮周边,因此就有贮墨器密封被损坏的风险。
本发明的目的是基于设计一印刷机的贮墨器,使其在长时期运转中,保证一直保持良好的贮墨径向密封。
为了达到本发明目的,只要在入口区和出口区内,贮墨器的侧壁前缘压向导轮,而前缘的中间区域并不触及导轮且在这之间形成一间隙,间隙的最大宽度只要达到能防止油墨透漏的间隙大小就行。
这样,只要侧壁前缘的入口和出口面开始压向导轮,结果在前缘的中间区形成间隙,从而防止一有害的油墨层建立,由于有害的油墨层,则侧壁能压离导轮,况且对一给定的压紧力,在此压紧力下,贮墨器压向导轮,在入口和出口就会有一较高的压力,因为仅仅侧壁前缘一小的区域才触及导轮。
侧壁和导轮之间的不渗透性是由在间隙的油墨粘度和油墨逐渐干燥而产生的,这取决于油墨性质尤其是所用油墨粘度,就凹版印刷机而言间隙的最大宽度可选在0.2毫米至0.5毫米之间,也就是说当使用普通的高粘度凹版印刷油墨时,最大间隙宽度最好选在约0.4毫米。
侧壁前缘适当地可有不同的半径,这样在入口区和出口区,该半径就等于导轮的半径,而在中间区,就可选较小半径,压向导轮周边的入口区和出口区最好延伸角为5°至20°,尤其是在15°左右。
参照附图借助一实施例以对本发明作更详尽的说明。此外
图1表明按照本发明具有二个涂墨单元的一涂墨装置的示意图,例如装在一凹版印刷机上,图中所示为板柱和油印轮,而油印轮把油墨从导轮传送到板柱上。
图2表示一贮墨器的放大示图。
为了看得更清楚,在上述二附图中,在导轮和贮墨器与侧壁的中间区之间的间隙以夸张形式示出。
图1中所示的涂墨装置有二个成上下安置的涂墨单元,例如,它们被用于凹版印刷机上,该涂墨装置有一带有二个上下安置的框架6的涂墨单元车5且在每个涂墨单元上装有一由一底3,二侧壁2和一导轮4组成的贮墨器1,而底3由一刮墨器所形成,该刮墨器的前缘与导轮4的周边形成一小的可调整的间隙,正是该间隙限定了输到导轮的油墨厚度。为了说明此涂墨单元的一种用法,图中示出分布在涂墨单元中并由导轮来涂墨的油印轮7,而该油印轮7则把油墨输到凹版印刷机的板柱8的凹版印刷机(未示出)上。
如图2所示,贮墨器1的侧壁2前缘仅仅在入口区2a和出口区2c才与导轮4的周边接触,而侧壁2前缘的中间区2b与导轮之间形成一窄的月牙形间隙,这间隙的最大宽度根据油墨的性质,尤其是油墨的粘度来选择,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油墨渗漏。现发现一般来说有一取决于油墨性质的间隙宽度,而该间隙的最大值在0.2毫米和0.5毫米左右之间,此时油墨的粘度和逐渐变干保证了油墨良好的密封。
在入口区2a和出口区2c,侧壁2的前缘半径R1等于导轮4的半径,这样入口和出口表面紧贴地压在导轮的周边。侧壁前缘的中间区2b同样呈园弧形曲线,但是该园弧有一略小的半径R2,由半径R1和R2所限定的园心并不重合,在一实例中,R1为135.5毫米,R2却为140毫米。
入口区2a和出口区2c的角度α范围可延伸到从5°到20,在所考虑的实例中最好α角为15°左右,如果采用普通高粘度的凹版印刷油墨,前缘中间区2b的半径R2选得比导轮4的半径小得多,以至最大间隙宽度达到约0.4毫米。
贮墨器的侧壁最好由自润滑的聚酰胺塑料组成,诸如众所周知的牌名为“Nylatron”的例子。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示的实施例,根据贮墨器侧壁的确切形状,可允许有多种选择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乔里路公司,未经乔里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114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信系统链路重建的协议
- 下一篇:仰卧起坐运动器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