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行车制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2110862.1 | 申请日: | 1992-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33C | 公开(公告)日: | 1996-04-24 |
发明(设计)人: | 长野正士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岛野 |
主分类号: | B62L1/14 | 分类号: | B62L1/1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松龄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制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制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中心牵引夹紧式制动结构。
现有的中心牵引式夹紧制动结构中,如日本实用新型公开第1991-64193号中描述的一对具有制动瓦的制动夹紧器彼此独立地由自行车架枢轴地支承。在这个实例中,一条叉形钢丝索一端连接一个制动夹紧器,而另一端连接另外一个制动夹紧器。此外,这条叉形钢丝索在其中间位置或者中间位置的邻近区域可相对移动地穿过一个连接件并与之配合,该连接件具有一条与一个制动杆相连接的控制钢丝索。
按照该结构,该连接件必须位于自行车横向的中心位置,以使该对制动瓦同时产生制动作用。如果该连接件稍微脱离叉形钢丝索哪怕一点点,则两个制动瓦便不能同时接触自行车轮的瓦圈。这种情况下,一个制动瓦的制动力大于另外一个制动瓦的制动力,这种结构需要改进。
日本实用新型公开第1987-187990号公开了一种上述结构的改进型。在这个实例中,一条控制钢丝索从一个制动杆向一个制动夹紧器延伸。所提供的一个连接件可沿该控制钢丝索滑动。所述的另一个制动夹紧器通过一条连接钢丝索与所述的连接件连接,这种结构特点是连接件到两个制动夹紧器之间的距离相等。
但是,这种结构的控制钢丝索在连接件区域内是弯曲地朝一个制动夹紧器沿伸。这样,一个朝向一个夹紧器的张紧力将使所说连接件在该方向上产生位移。其结果。右边和左边的制动力不同步,削弱了最佳制动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心牵引夹紧式制动器,该制动器能校正所述连接件从自行车横向中心位置产生的位移,因此,右边和左边的制动瓦能同时接触自行车轮的瓦圈,增加其制动效果。
按照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一种自行车制动装置得以实现,该装置包括:一个制动操纵杆;枢接在自行车架上的第一和第二制动夹紧器;一条控制钢丝索,该控制钢丝索的一端连接所述的操纵杆,其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制动夹紧器;一个与所述控制钢丝索接合,并可沿该控制钢丝索移动的连接件;一个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制动夹紧器和所述连接件的拉力元件;其中所述自行车制动装置还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连接件和所述第一制动夹紧器之间的支撑件,用以使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控制钢丝索同第一制动夹紧器的结合之间的距离保持一个预定值。
这个装置中,尽管控制钢丝索产生的横向张紧力不相等,但是所说的支撑件确保所说的连接件位于自行车横向的中心线上,这有利于左右制动瓦的同步作用。
本发明进一步的如其他的目的、特点以及效果将伴随结合附图所展开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而越来越清楚。
图1是表示自行车主要部分的视图,包括了一个中心牵引夹紧式制动器和一个制动杆。
图2是连接件限制器的剖面图。
图3是图1背面的视图,表示了制动夹紧部分。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图1是表示包括一个中心牵引夹紧式制动器和一个制动杆的自行车主要部分的视图。
一对制动夹紧器1和2通过连接螺钉10和11分别与车架枢轴连接。制动夹紧器1和2分别具有连接其中部的制动瓦3和4。制动夹紧器1包括一个在其远离连接螺钉10的端部形成的控制部1a,一条控制钢丝索5与其相连接。制动夹紧器2的相应端部形成一个用以连接连接钢丝索9的控制部2a。控制钢丝索5通过一个基本为圆形的连接件7和一个限制器8,并与夹紧器1的控制部1a连接。连接钢丝索9将夹紧器2的控制部2a和连接件7互连。控制钢丝索5由制动杆21操纵。当握紧制动杆21时,控制钢丝索5受到牵引,产生的张紧力由连接件7分配,以便传递到制动夹紧器1和2的控制部1a和2a上。其结果是夹紧器1和2绕连接螺钉10和11转动,进而制动瓦3和4与自行车轮圈12接触,并产生摩擦力,安装在凸块13和14上的复位弹簧(未示出)使制动夹紧器1和2在释放制动方向上复位。这样,当骑自行车的人松开制动杆21时,弹簧力解除了制动力。
这个制动装置将在下面进一步详细描述。
制动夹紧器1的控制部1a包括一个用于将控制钢丝索固定于所说控制部1a上的钢丝索夹板6。如图3所示,钢丝索夹板6利用夹板螺钉66将控制钢丝索5固定于控制部1a上,夹板螺钉6b将钢丝索5固定于钢丝索保持器6a和控制部1a之间。
具有一个拉力指示器15的连接钢丝索9与连接件7的一个端部9a连接,该钢丝索的另一端与制动夹紧器2的控制部2a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岛野,未经株式会社岛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108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浓碱金属次氯酸盐溶液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金属负载型芳构化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