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工的薄板再成形的方法和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2110853.2 | 申请日: | 1992-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55C | 公开(公告)日: | 1998-11-25 |
| 发明(设计)人: | 理查德·约翰·海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理查德·约翰·海德 |
| 主分类号: | B32B31/02 | 分类号: | B32B31/02;B29C53/06;B29C63/04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申贤 |
| 地址: | 英国东萨***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加工 薄板 成形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与把薄板加到诸如纤维板、三合板的芯模上而制成的一定形状的方法和装置有关。此处薄板所指包括任何可加到一芯模上的薄形板材,诸如塑料、金属薄板、密胺和木质胶合板。
使薄板包绕着一有型面的边缘的芯模的传统方法是首先把薄板按芯模形状裁切然后用粘合剂涂在薄板和/或芯模表面,把薄板粘附在芯模平面上且有一部分与芯模边缘重迭。然后,薄板和芯模置入可加热其重迭部分使其不会产生开裂且弯曲的成形机内,于是该成形机包绕芯模边缘的重迭部分。
有许多种不同类型的成形机,大部分机器都可使用具有与芯模边缘型面部分相对应型面的金属凸缘,也可采用金属板和金属辊把薄板压向芯模边缘,使其与芯模一起成形,有二种基本类型的机器,一种为流水型,其中薄板或芯模沿着传送带移到一加热位置然后再移到一成形位置。另一种为静止型,薄板和芯模都固定住,加热件和弯曲辊或凸缘依此绕枢轴转动与薄板贴合/接触。
大部分成形机能使薄板包绕一型面边缘转过180°成形,但是这种操作既可要求二次单独加工,也可由机器本身的结构来限制薄板围绕型面边缘包绕的程度,通常小到不超过边缘20毫米至100毫米处。
就把薄板包绕到其上的芯模的型状而言,上述二种形式的成形机特别是流水型有局限性,因为不论弯曲辊轮或金属凸缘都不易适应各种不同弯曲的角度。
还有一种成形机,它有一把芯模和薄板都装在其上的水平加热床。芯模用手动转动被一恒压压向加热床,而把薄板夹在芯模和加热床的中间。虽然该机器可使薄板制成多种形状,但是型面须限制在不变半径的圆弧,而其它型面,诸如抛物面和锥面就不行。该机器价格昂贵且在制成大和笨重的芯模时可能会很不方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简单,价格便宜且所要制的芯模形状范围很广,能把薄板按芯模制成一定形状的装置和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把薄板成形到具有一型面边缘的芯模上的装置,该装置有一用于支撑芯模和薄板的支架,一弹性板和把弹性板处于拉紧状态下安在拉紧架上并把弹性板从不接触薄板位置到接触薄板且使其处于拉紧的位置之间移动的装置,通过进一步转动弹性板而把力加到薄板上,使薄板成形到芯模的边缘上。
通过一拉紧的弹性板迫使薄板压到芯模上,本发明还提供了一价格比较便宜且简单可靠的装置。
拉紧的弹性板能比先有技术中成形机中的辊轮和金属板能加上更大的力在更大范围的边缘面积内,例如一次操作中就能进行180°的包绕,且比起先有技术中的成形机,它对芯模的包绕可进一步延伸过边缘,从而节约了加工时间并降低了成本。
同一弹性板能应付从0°到约200°角度的多种边缘型面,这就克服了对各种不同芯模边缘型面需使用不同型面金属凸缘的难题。
本装置能把薄板加工成多种芯模的形状和边缘型面,而有一些边缘型面是先有技术成形机做不到的,诸如厚度上宽下薄的板。
在最佳实施例中,芯模和薄板都定位在成形机的一敞开工作面上,在工作面相平行的方向,芯模边缘从工作面边缘处向外突出。
通过芯模和薄板装在成形机的敞开工作面上,增加了薄板在芯模面上的成形面积,比起大多数先有技术的成形机,可理解为有更大的芯模表面,先有技术中,边缘型面固定在二平板之间,可理解为其中只有在边缘周围较小的芯模面从平板处突出。另外,本发明对所制芯模的整个形状有更小的限制,既然芯模并不须装在二平板之间,故而弹性板本身就可适应多种不同形状的芯模。
敞开的工作面可以是水平的,但最好是垂直,或与垂直方向成一倾角,在使用成形机时,突出的芯模边缘向上延伸。
用于拉紧和转动弹性板的装置可采取不同的形式,例如包括气动或液压驱动器或弹簧。一最佳实施例中有一弹性板装在其上的拉紧架,弹性板的一端最好连在芯模的支撑架上,而另一端则连到拉紧架,拉紧架则可绕枢轴转动以转动弹性板,使其与薄板接触和脱离接触并使薄板包绕芯模的成型边缘,诸如可伸缩的弹簧助力器的装置可装在机架上以方便上述转动。
在此系统中,拉紧架可设有用来使弹性板处于张紧状态的驱动器或弹簧形式的拉紧装置,虽然较佳和较简单的布置为拉紧架的枢轴轴线与弹性板的支撑点位置有一间隔,这种当拉紧架从一停靠位置转到一与薄板接触位置时,弹性板的拉紧程度取决于枢轴轴线与支撑点位置之间的距离。
最好,拉紧架枢轴的轴线与要成形的薄板所包绕的芯模边缘近乎重合,结果在弯曲薄板时,弹性板的拉紧力保持近乎不变或只稍微增加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理查德·约翰·海德,未经理查德·约翰·海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108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指针及制造指针的工艺
- 下一篇:一种牙科汞齐合金粉及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