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β-常温保鲜剂无效
| 申请号: | 92110153.8 | 申请日: | 1992-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32C | 公开(公告)日: | 1998-02-04 |
| 发明(设计)人: | 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伟 |
| 主分类号: | A23L3/3454 | 分类号: | A23L3/3454;A23B4/18;A23B5/12;A23B7/153 |
| 代理公司: | 小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乐华 |
| 地址: | 3156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常温 保鲜剂 | ||
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具有杀菌和除臭作用的β-常温保鲜剂。它可作为各种食品,如水果、蔬菜、糕点、蛋类、肉类、水产品的保鲜剂。
当前,国内外用于食品的保鲜剂仍仅限于化学合成的,具有杀真菌作用的化合物,尤以苯并毗唑及其衍生物居多,但它们都有微毒性。经这些药品杀菌处理过的水果等仍需在冷藏条件下储存,例如,日本的托布津就有微毒,所以仅用于剥皮食用的柑桔保鲜。保鲜也仅三个月,柑桔损耗就达2.1%保鲜效果不理想,除冷藏条件外,有的还需加上气调条件。这样一来,能源消耗大,保鲜条件局限性也大,因而不便推广应用。至于微波杀菌、辐照保鲜等更需特殊设备,一般用户难以达到。现在普遍使用的保鲜膜,实际上只是超薄的聚乙烯薄膜。利用它能紧贴在食品表面,使食品表面与外部空气隔绝,避免细菌侵入,再加上冷藏条件可以达到短时食品的保鲜目的。近期内新研制成的PVBC保鲜薄膜也仍是类似产品。而且它不含杀菌、防腐成分,更无分解与吸收乙烯的能力,而仅靠超薄使聚乙烯分子间隙达到二氧化碳的逸出和氧的进入比(硅窗为6~8∶1)而已。
除此之外,还有其它用于此类食品的保鲜剂。例如,中国专利CN1045511中介绍的自然风干功能膜保鲜剂是用纤维素类物质和聚乙烯醇、硅醇等无毒无害的水溶性高分子溶液,添加各种助剂制得,将其溶液浸涂于食品表面风干,水果蔬菜、蛋品的保护涂膜。
还有一种保鲜组合物如CN86104531中所介绍的单酸甘油酯、乙酰单酸甘油酯与丁二酰等物质添加防腐剂等,浸涂后在食品表面风干成一层透明的薄膜,而使食品保鲜。
上述这两种保鲜剂主要用的是纤维素或酸甘油酯,它们仅用于水果蔬菜和蛋品的保鲜,而且无杀菌、除臭作用。这就需要一种常温下能杀菌、除臭、保鲜、可以用于各种食品、工艺简单,取自天然物质的无毒常温保鲜剂。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以天然提取物为主的,具有杀菌、除臭作用的常温保鲜剂。它不但可以用于水果蔬菜,也可以用于蛋品、肉类、水产品和糕点等的保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本发明保鲜剂的工艺过程。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就是本发明的保鲜剂可以作为各种形式如水剂、成膜剂、粉剂、片剂及塑料薄膜等应用。
本发明-β-常温保鲜剂是以天然提取物为原料,无毒、无须低温。在普通房子里,常温条件下(以20℃±2℃为宜)对柑、橙、桔、梨、苹果可保鲜五个月,对其它果菜、蛋品、糕点等亦可保鲜一个月以上,而对于历来靠冷冻保鲜的水产品,如是、蛏肉等以及肉类则可在冷藏条件(5℃左右)即可保鲜一个月左右,经本发明保鲜剂保存后的食品,色泽好,味道不变,平均损耗率仅为1%左右,低于已知国外几乎所有保鲜方法中使用的保鲜剂的损耗率(见附表)。
本发明的β-常温保鲜剂主要是以变性淀粉的β环糊精与天然高分子多糖的壳聚酸结合为主,再添加各种助剂,如硫酸亚铁、芳香油、肉豆蔻油、柠檬酸、抗坏血酸、富马酸甲酯等配制成溶液,然后再作进一步加工。
在本发明的β-常温保鲜剂中,β环糊精具有防腐杀菌作用,它与壳聚糖结合后,形成的果蔬保护膜(厚仅零点几微米)。不仅具有类似的硅窗的气调作用,而且可减少食品中水分的逸出并防止细菌的侵入。其用量约为总量的1~5%,壳聚糖的用量同样约为1~5%。
本发明的保鲜作用也在于助剂硫酸亚铁的二价铁离子能与细菌赖以生存的氧结合,同时抗氧剂一抗氧作用,抑制了食品自身的氧化过程。硫酸亚铁的用量为1~5%。
其它适量的助剂,如膜或孔剂柠檬酸约为5%。另外,能增强杀菌作用的香茅草油,它遏制了细菌对食品中的脂肪酸、蛋白质、糖类的分解,并且还分解和吸收食品释放的乙烯和二氧化碳,降低了保鲜环境中的这两种有害气体的浓度。其用量约为0.01~0.2%。
所用原料配比如下:
%
β-环糊精 1~5
壳聚糖 1~5
柠檬酸 1~5
抗坏血酸 1~5
硫酸亚铁 4~10
富马酸甲酯 0.05~0.5
香茅草油 0.01~0.1
肉豆蔻油 0.01~0.1
水 其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伟,未经付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101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硼酸酯型汽车液压制动液的方法
- 下一篇:防沾钢沾渣高温涂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