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硬磁盘的数据保密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2109260.1 | 申请日: | 1992-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37A | 公开(公告)日: | 1994-02-23 |
| 发明(设计)人: | 洪赞吉;李盛源;郭耀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千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2/14 | 分类号: | G06F12/14;G06F3/06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志醒,王忠忠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硬磁盘 数据 保密 装置 | ||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硬磁盘的数据保密装置,尤指一种借助数据编、解码方式使个人电脑中所使用的硬磁盘机具有保密功能的装置。
目前市面上,已有多种数据保密的产品问市,使得个人电脑所使用的硬磁盘机具有保密功能,以防止他人任意窃读机密资料。在现有的保密技术中,有硬件编码配合软件控制方式者,亦有纯靠软件程序动作者。但不论两项现有技术的哪一种,均须占用电脑中央处理器的一部分时间,而且须由电脑操作者一一指示众多硬盘数据中何者挡案须要予以保密处理,并下指令要如何编码,反之要解密时亦然。因此,在使用者执行数据保密、编解码操作时甚为不便且效果不佳。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即是针对此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供一数据保密装置,其使用在个人电脑中,可有效地使硬磁盘机的数据达到保密效果。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其主要包括一编解电路和一编解码启动电路,经使用者执行初始化的设定之后,使得本发明成为纯硬件动作,而不会占用中央处理器的时间,而且该编解码启动电路可自动地检测输出入的特定地址信号,而送出一编解码的启动信号,使编解码电路执行数据编码或解码动作,因此,挡案资料在硬盘机存取数据时即全自动地完成保密、解密之作业,使用者完全不必操心。
以下将参阅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描述,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控制电路图。
由图1可知,本发明的硬磁盘数据保密装置主要由一编解码电路1和一编解码启动电路2构成,其中编解码启动电路2的输入端连接至个人电脑的地址汇流排SA0、SA1、SA2、SA3、SA4、SA5、SA6、SA8,其中SA0、SA1、SA2、SA3经非门I4、I3、I2、I1之后,与SA4、SA5、SA6、SA8共同送入一与非门N1中,如此可检出十六进制的地址信号IFO/170,并由与非门N1的输出端输出;此信号将由与非门N1的输出线CON1、CON2分别送出一编解码启动信号至编解码电路1两端的切换单元S1、S2,以使个人电脑汇流排PC DATA BUS经编解码电路1而接通至硬盘的数据汇流排HDD DATA BUS。
编解码电路1中,包括一设定开关SW1、互斥或门X1、X2,图中只以单一的一组编码路径予以表示;在一个十六位元的个人电脑汇流排结构中,则有十六组相同的编码路径电路。每一组编码路径可由一设定开关SW1来设定是否将数据反相,当设定开关SW1设定在位置B时,为接地电位,则数据不反相;而当设定开关SW1设定在位置A时,接至高电位,如此将使得数据在传送时作反相处理。
前述的编解码电路1与原有个人电脑汇流排3之间的路经切换,是受控制线CON2、CON1所控制,也就是说,当编码启动电路检测到有输出入地址信号1FO或170的信号时,则编解码电路1接通PC DATA BUS与HDD DATA BUS,而当未检测到有1FO或170的信号时,则编解码电路1即受隔离,而改由原汇流排3连接个人电脑汇流排PC DATA BUS及硬盘汇流排HDD DATA BUS,作数据的正常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千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千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92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高频振荡生产表面保护剂的方法
- 下一篇:字基音码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