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下水道聚氯乙烯胶泥柔性接口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2108329.7 | 申请日: | 1992-0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324A | 公开(公告)日: | 1992-08-05 |
| 发明(设计)人: | 沈永良;潘永华;王云龙;顾文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山县建筑工程总公司山阳市政工程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F3/06 | 分类号: | E03F3/06 |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润周 |
| 地址: | 2015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下水道 聚氯乙烯 胶泥 柔性 接口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下水道聚氯乙稀胶泥柔性接口方法,属于敷设下水管道的方法。
下水管道柔性接口自六十年代以来,各地都采用油浸麻丝、沥青胶泥嵌堵接口,该接口方法是:
1.排管时,先将套环套在接缝外,而后排管;
2.排管完毕后,用1∶2水泥砂浆嵌实沟管端缝的内侧,深度为管壁厚度的1/2-1/3,内表面应与沟管的内壁平顺;
3.将热沥青胶泥嵌入沟管端缝的外侧;
4.将预制混凝土套环移至沟管接缝中间,使套环与沟管外壁之间有2.5厘米的空隙;
5.用油浸麻丝嵌实套环的一侧,深度为套环宽度的1/4;
6.将热沥青胶泥嵌实套环与沟管外壁的空隙,嵌实深度为套环宽度的1/2;
7.用油浸麻丝嵌实套环的另一侧,深度为套环宽度的1/4;
8.用1∶2水泥砂浆分二层涂抹45度斜角,第二层砂浆应收水抹光(该接口方法是按上海市政工程管理局于1984年6月颁发的“下水道、泵泥沉井施工技术操作规程”中的平口、企口沟管柔性接缝操作顺序进行施工<P46>)。这种材料有防止污水中酸、碱和盐类的腐蚀及防止接口渗漏的作用,但其做沟管柔性接口,存在施工周期长、工艺复杂,且在施工中沥青胶泥加热使用过程中,受气温影响较大,不易保证嵌堵接口质量。要嵌堵密实,必须增添加温设备,多用工,延长施工周期,造成工程成本增加等不足之处。
为了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选用了聚氯乙稀胶泥以代替油浸麻丝、沥青胶泥做沟管柔性接口,并改革施工操作工艺和改善操作条件,从而达到提高接口质量和工效,缩短施工周期等。
本发明是一种下水道聚氯乙稀胶泥柔性接口方法,该方法是这样实现的:
图1,企口沟管柔性接缝在灌注聚氯乙稀胶泥前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A-A横向剖视示意图;
图3,企口沟管柔性接缝在灌注聚氯乙稀胶泥后,绳索未取出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4,企口沟管柔性接缝在灌注聚氯乙稀胶泥后,绳索取出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面编号:
1、6-企口钢砼管节,2、4、10-水泥砂浆,3-钢砼套环,5、7、9-绳,8-聚氯乙稀胶泥,11-支撑,12-胶泥灌注孔,13-观察孔。
实施方案1:在选择好与设计要求相符的预制钢砼管节及钢砼套环之后,对接口进行施工的具体操作顺序如下:
1.排管时,在每两管(即管1和管6)企口的接缝处,应先将钢砼套环3套在企口接缝处,而后排管;
2.排管完毕后,用石棉绳7嵌好沟管接缝内侧的端缝,并在沟管内用模板将石棉绳7支撑好,以防灌胶泥时挤脱;
3.清除沟管缝内、钢砼套环3内壁上泥、灰、砂等污物,并在端缝壁上及钢砼套环3内壁上均匀喷涂冷底子油一道;
4.调整好钢砼套环3至沟管接缝中间,使钢砼套环3与沟管1、6外壁间均保持2.5厘米空隙,用木楔暂固定后,将直径30厘米的石棉绳5、9嵌实两侧缝,深度达1.5厘米,管道接口成“T”形状空腔,同时预留好胶泥灌注孔12和观察孔13(见图1、2);
5.将已熔化成流状的聚氯乙稀胶泥8,其温度不低于110℃;用灌输工具,从胶泥灌注孔12,灌入“T”形状空腔内,监测一次性灌满实(见图2);
6.胶泥冷却后,拆除管内支撑11和管内外石棉绳5、7、9,用1∶2水泥砂浆对管接口内外壁上抹灰,在管外壁上分二边涂抹斜角45度,又在管内壁分二层抹灰,第二层砂浆是收水抹光,而管内抹灰面与管内壁面平(见图4)。
实施方案2:该方案的具体操作顺序与实施方案1完全相同,其中只将实施方案1中的石棉绳均改用麻绳,并把麻绳留在嵌缝中。在实施方案2的第6道工序是:当胶泥冷却后,拆除管内支撑11,在管内外的麻绳5、7、9上,用1∶2水泥砂浆对管接口内外壁上抹灰,在管外壁上分二边涂抹成斜角45度,又在管内壁上分二层抹灰,第二层砂浆是收水抹光,而管内抹灰面与管内壁面平(见图3)。
本发明与油浸麻丝、沥青胶泥柔性接口,两者在用同样管道条件下,用各自的具体操作顺序对其接口进行施工,并用同一压力水进行实验的比较,本发明的优点是:
1.聚氯乙稀胶泥与砼粘着力强,富有弹性,防渗抗漏性能好,应用于下水道柔性接口,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
2.施工操作简便,工人便于掌握施工技术,劳动强度低,施工周期短,可提高工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山县建筑工程总公司山阳市政工程公司,未经金山县建筑工程总公司山阳市政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83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