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水滩晒制卤高产技术无效
| 申请号: | 92107252.X | 申请日: | 1991-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123A | 公开(公告)日: | 1992-06-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子明 |
| 主分类号: | C01D3/06 | 分类号: | C01D3/06 |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刘伯平 |
| 地址: | 22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海水 滩晒制卤 高产 技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水和地下卤水滩晒制盐的技术。
现有的卤水滩晒制盐技术,都是在利用太阳能滩晒海水或地下卤水成浓卤水,继而进入结晶池析出晶盐。据《苏盐科技》工业1989年第二期27页倪小伟撰写的“对盐田防渗的设想”中提出的用黑色塑料布垫在结晶池中,铺时先将池底的土挖去30公分,找平,再以每隔三米挖0.3米的小沟,小沟带有一定的坡度,沟内填满石子和小瓷管,再铺上塑料布,布上使30公分的土复原,找平,压实,这样使池底不软,利于扒盐。但对原始海水或地下卤水的浓缩用的蒸发池是不能适用的,此因施工过于复杂,生产成本过高。然而至今还没有人能提出较好的可防止蒸发池土内水分过高的办法。所以晒卤的蒸发池的改进是制盐技术的一大关键。盐滩主要是利用沿海滩涂的土壤,堆制成制浓卤的蒸发池,析盐的结晶池。这种筑池的土壤都有一定的空隙,所以饱含水份,此水份随池面卤水的浓度变化而变化,也随降雨量的多少而被稀释。历年来,在大雨过后,为使土壤中的水转化为卤水,往往要等待很长时间,这就为再次降雨所造成的危害增加了机遇。此也是海盐减产的主要原因。为此盐业科技人员多年来在如何防止盐池渗漏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其效果总是欠佳。
本发明的任务是要以解决蒸发池土壤含水量过高为主的一系列问题。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利用能抗老化的杂色塑料薄膜或复合薄膜,最好为黑色。其厚度≥0.08MM,宽度一般在1.2米以上,并应保持平整,消除绉折。然后将此薄膜在蒸发池的池埝池壁、池底和输排卤水的土塘的塘埝、塘壁、塘底等需要与卤水接触的部位都细致地铺上,薄膜的拚接处可用粘接或热焊方法处理;薄膜可用专用的塑料钉子或用再生塑料竹、木、金属加工的钉子来固定,一般以每隔一米钉一个钉,以防止薄膜移位或出现汽泡。钉子的形状是与常用的铁钉相似的,仅是钉头大一些,钉身长一些。
采用上述薄膜盖铺盐池与卤塘、卤沟可有以下特点:
(1)据经验所知,一般蒸发池的卤水平均渗漏量的深度为0.5MM/日,蒸发池的渗漏量为0.7MM/日,以一年300天计算,年损失卤深为210MM,折算成饱和卤水的渗漏量,约为每公顷蒸发池少产原盐19.5吨。
(2)、蒸发池土壤所含的水与所产卤水的浓度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在蒸发池土壤的厚度为20厘米处,此层土壤中的盐分与卤水中的盐分交换最快。一般成熟的蒸发池内的土壤中含5-25Be′浓度卤水的含水率往往在20%以上;小于5Be′时,土壤的含水率约在30%左右。所以一般盐工经常采用在高浓度蒸发池中加入低浓度的卤水来缩短卤水浓缩的蒸发期的技术措施,即是通称为抠咸底的制卤方法,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所以如何缩小盐池土壤中的含水量,是有关技术人员十分关切的问题。
(3)降雨过程给蒸发池带来的排淡损失。据资料介绍以淮北盐场为例,全年平均降雨次数为93.3次,达10MM以上的有5.9次,所以进入蒸发池后对卤水有稀释作用,同样同时会使蒸发池土壤中含水量增加,经估算仅降雨就损失原盐达每公顷蒸发池16吨,这个损失是通过降雨后蒸发池排除淡水所造成的。
(4)蒸发池内表面的平整度与土壤附着水有关,一般认为池面的粗糙度与附着卤水量成正比。所以盐工操作技术中的“和滩找平”技术就是为了要提高盐池的平整度。经实测,每转移一次卤水,池土可附着卤水约5MM深,这种附着卤水既不能排走,又不能自身浓缩,必须通过所晒的卤水在蒸发过程中来予以平衡,这就增加了卤水中的淡水量,也相对延长了卤水的实际需蒸发的时间。这种损失相当于每公顷蒸发池少产原盐47.8吨。
现采用本发明的薄膜铺盖蒸发池的方法,可以杜绝上述(1)、(2)、(3)所述的全部损失,可减少第(4)条所述损失的50%以上,经粗略估算,每公顷蒸发池可减少损失原盐75吨,也即是与未采用本发明的工艺相比,每公顷蒸发池可增产原盐75吨。
再如,若在蒸发池中采用了黑色薄膜,使太阳能的吸收能力提高约10%以上,从而比原工艺的水份蒸发量有进一步增长。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阐述。
附图1是蒸发池盖铺薄膜的示意图;
附图2是塘、沟盖铺薄膜的示意图。
本发明的具体工艺是这样的:取用能抗老化的,厚度≥0.08MM的深色或黑色的塑料或复合材料加工而成的薄膜(1),其宽度一般在1.2米以上,用粘结法连接后,平整地铺蒸发池、卤塘、卤沟(2)之埝(3)、壁(4)、底(5)部,在薄膜的折边处、拚接处与在边沿处的薄膜会下滑或移动或在薄膜下的水蒸气形成的气泡,均可在薄膜上每隔1米钉上一个钉子(6)的方法来解决。此钉形同一般的铁钉,其钉头(7)之厚度不小于3MM、直径不小于30MM,钉身(8)直径不小于10MM,其长度不小于60MM。此钉的加工材料最好是塑料,但也可以是再生塑料、金属或竹、木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子明,未经张子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72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家蚕幼虫蛹表达外源基因的方法
- 下一篇:铝合金网球拍三角部位无接缝制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