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烧伤膏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2106915.4 | 申请日: | 1992-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03C | 公开(公告)日: | 1999-11-10 |
| 发明(设计)人: | 贺润明;张振录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市财贸职工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 |
| 代理公司: | 株洲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法男,湛己东 |
| 地址: | 412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伤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治烧伤烫伤用的中药膏剂制备方法。
烧伤,包括烫伤及化学浇伤、电烧伤、是人类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较常见的外伤病痛。因此,治疗烧伤药物是医药中的一种常用药。
目前,国内外治疗烧伤创面的外用药,其中西药烧伤膏,散类普遍以磺胺嘧啶银、磺胺米隆、苯唑卡因为主要原料;近年国内有人又以磺胺嘧碇锌代替磺胺嘧啶银。以上这一类西药可使创面干燥,痂下愈合,但存在创面疼痛和坏死组织进行性加深的不足,1988年,国内又有人采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研制出了湿润烧伤膏,解决了疼痛和坏死组织进行性加深的问题;但它和前述西药一样价格比较昂贵,药源不方便;而且用药量宜多,不适应于基层,乡村自费病人推广使用。
常见的一类医治烧伤的中成药,如跌打万花油、紫云膏之类。不仅涂布不便、透气性差,而且疗效也欠佳。
此外,在传统的中药膏剂制备中,多以温火熬炼,这种作法对中药性味,功效发挥不利。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具有消炎止痛快、疗程短、抗感染作用强、生肌好,药源广、价格便宜的,能医治烧烫伤的全中药烧伤膏的制备方法。
现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表述如下:
根据中医理论:“烧伤的基本病机是‘伤’,而不是热毒,因伤而造瘀。烧伤后产生的坏死组织形成的创面是瘀血的表现”。
经长期实践,本发明人认为:深度烧伤病机与火毒及瘀血均有密切关系,治疗该症应和营活血、祛瘀、止痛;清热解毒、润燥生机,为保障活血化瘀等药物作用的发挥,必须有一滋润环境;所以确立以麻油蜂蜡为基质,选用当归、乳香、没药、丹皮等作活血、祛瘀、止痛之用;选用黄柏、大黄、地榆、紫草、寒水石、冰片等作清热解毒之用。
本发明的特征是:以纯中药配制,具体制法是先将配方原药放入麻油基质中浸泡24~48小时后,再加温到80℃纱布过滤,加入蜂蜡等配制成膏。
根据以上方法制成的润创烧伤膏其配伍为:
生 地 40~60克 寒水石 50~70克
大 黄 40~60克 地 榆 40~60克
乳 香 45~65克 没 药 45~65克
丹 皮 30~50克 白 芷 30~50克
当 归 30~50克 黄 柏 25~35克
紫 革 5~15克 冰 片 10~20克
麻 油 3000~3500 克蜂蜡 150~250克
根据以上方法制作的烧伤膏,其优点是:
1、由于采用浸泡及短时加温方法制膏,改变了传统熬炼为主的制膏法,对维护中药性状、保持药理药性,提高治疗效果有良好作用。
2、润创烧伤膏由于采用纯中药制作,固药源方便,制作简单;同时还具有价格便宜、疗效好的优点,有利于患者使用。
本发明人自1989年12月以来用自制该种烧伤膏对171例各种原因,不同烧伤面积,深度的住院病人进行临床应用观察,冶愈率达100%,现将部分患者详细治疗情况表述如下: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采用以下配伍:
生 地 50克 寒水石 60克
大 黄 50克 地 榆 50克
乳 香 55克 没 药 55克
丹 皮 40克 白 芷 40克
当 归 40克 黄 柏 30克
紫 草 10克 冰 片 15克
麻 油 3000克 蜂 蜡 150~250克
制作进先将以上配方原药放入3000克麻油中浸泡24~48小时后,加温至80℃;纱布过滤,趁热加入蜂蜡溶剂等成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市财贸职工医院,未经株洲市财贸职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69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粘性物料的分配装置
- 下一篇:彩色荧光防伪标记及其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