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抗癌活性的芦笋茎皮浸膏的制法无效
申请号: | 92106639.2 | 申请日: | 1992-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06C | 公开(公告)日: | 1998-02-18 |
发明(设计)人: | 左春旭;李风琴;仲英;丁杏苞;曲显俊;孙建华;张美珠;张大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井养 |
地址: | 25000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癌 活性 芦笋 浸膏 制法 | ||
本发明与浸膏生产技术有关,涉及用芦笋茎皮制备浸膏的生产工艺,属于芦笋茎皮的综合利用技术。
芦笋,又名石刁柏(Asparagus officinalisL.)为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草木植物,可食用,系高营养食品,我国南北地区广为栽培,其嫩茎可做为芦笋罐头的加工原料,具有重要经济价值,芦笋出口量大,销路好,但是每年制罐头时切下大量茎皮,这种废弃物约占芦笋产量的30%,目前作为垃圾处理。
据中药大辞典记载,芦笋的块根入药,具有利尿作用,可降低肾小管的重吸收。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者把芦笋用于一些癌症的治疗,收到较好的疗效;证明芦笋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和药用价值。但这些研究都限于芦笋本身。均未提及有关芦笋茎皮利用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芦笋茎皮为原料制取具有抗癌活性的芦笋茎皮浸膏的生产技术。
本发明提出的芦笋茎皮综合利用技术是以芦笋茎皮为原料。经干燥、浸出、提纯制成芦笋茎皮浸膏。其制备工艺是:先把芦笋茎皮经烘干、粉碎制成粗粉。这里所用的茎皮是新鲜茎皮。通常制芦笋罐头切下的新鲜茎皮,应立即作烘干处理温度控制在60-80℃范围内、烘干时间小于48小时,烘干处理后的干料,其水份含量应小于1%,然后粉碎成20目的粗粉,供提取或浸出处理。
粗粉在浸出罐中用溶剂进行浸出或回流提取。本发明中所用的浸出剂,选自水、醇中的一种、或者用它们的一种混合溶剂。在适当的温度下,浸出或回流提取24-48小时,使茎皮中的有效组分充分地提取出来。不同的浸出剂得到的浸膏收率不同,其质量也不一样,(见下表)浸出剂 收率 抗癌活性(%)甲醇 37% 40-50乙醇 3% 30-38水 <30% 30-31
提取液用减压蒸馏法除去其中的浸出剂,浓缩成一种粗制膏状物,尔后再经精制得到芦笋茎皮浸膏。整个操作都用减压蒸馏法,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提取液在2660-5320pa,温度不高于45℃下,除去浸出剂,制成的粗制膏状物,再反复用乙醇精制,每次仍以减压蒸馏除去溶剂乙醇,如此即可得到纯净的芦笋茎皮浸膏,
按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制取的芦笋茎皮浸膏,具有抗癌活性组分,其中含有大量的螺旋甾甙等活性成分,和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所以这种芦笋茎皮浸膏具有多种生理活性,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与营养价值。
本发明制取的芦笋茎皮浸膏中,含有β-谷甾醇、丁酰胡萝卜甙、胡萝卜甙、3-0-〔α-L-鼠李吡喃糖(1→4)-B-D-葡萄吡喃糖-亚莫皂甙元、3-0-〔α-L-鼠李吡喃糖(1→4)-B-D-葡萄吡喃糖-26-0-B-D-葡萄吡喃糖-亚莫皂甙元、3-0-{α-L-鼠李吡喃糖(1→2)-〔α-L-鼠李吡喃糖(1→4)〕-β-D-葡萄吡喃糖}-26-0-B-D-葡萄吡喃糖-亚莫皂甙元以及十六烷酸、十八烷酸、二十四烷酸、三十烷醇、二十四烷酸三十烷醇脂等11种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未经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66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工饲养用养蝎房
- 下一篇:利用磁场的毛发生长促进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