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密闭铅酸蓄电池板栅合金材料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2105886.1 申请日: 1992-07-25
公开(公告)号: CN1033398C 公开(公告)日: 1996-11-27
发明(设计)人: 陈有孝 申请(专利权)人: 南开大学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C22C11/02 分类号: C22C11/02;H01M4/68;H01M4/38
代理公司: 天津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廖晓荣
地址: 30007***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密闭 蓄电池 合金材料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合金材料,尤其是一种用于全密闭铅酸蓄电池的板栅合金材料。

铅酸蓄电池自问世以来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成为当今二次电池的支柱产业之一。由于普通铅酸蓄电池需要定期维护,时常出现漏液,酸雾等问题,使其使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为此,开发研制密闭免维护蓄电池,成为铅酸蓄电池领域的一个十分活跃的课题。铅钙合金于1930年美国贝尔实验室首先提出,在1974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将其应用于汽车电池。然而,该合金的浇铸性能差,钙的损失严重,为此,人们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开发出Pb-Ca-Sn合金,适当地提高了合金的流动性,又开发出Pb-Ca-Sn-Al合金,减少了在铸过程中钙的损失,但就目前的Pb-Ca-Sn-Al合金,仍然存在着三个主要缺点,(1)合金的机械强度低,做大型电池困难;(2)正极板栅的变形膨胀造成电池内部短路;(3)正极表面腐蚀产物的PbsO4使电池的早期容量下降。为了克服上述三大缺陷,又有人研制出Pb-Ca-Sn-Al-Na合金,即在Pb-Ca-Sn-Al合金中加入0.01~0.02%的Na,以提高合金的机械强度,但该合金的析氢过电位下降,而且另外两个缺点也没能克服。

此外,另一种传统的铅酸蓄电池板栅合金材料Pb-Sb合金,其含锑的主要优点是在板栅与活性物质之间形成PbO2,使电池具有优良的循环性能,一般认为不含锑的合金,会造成电池的早期容量下降,即“无锑效应”。然而,如果在Pb-Ca合金中加入Sb,会形成Ca和Sb的金属化合物,这种化合物由于具有很高的熔点而析出,不仅影响Ca的有益作用,而且会使合金的耐腐蚀性能严重下降。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在Pb-Ca合金中加入Bi-Ca-Ag三元合金的方案,从而制成新型的全密闭铅酸蓄电池的板栅合金材料,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全密闭铅酸蓄电池的板栅合金材料是在Pb合金中,加入由Bi-Ca-Ag组成的三元合金而成。该合金材料成分(重量)为: Ca0.08-0.1%;BixGay Agz 0.05-0.1%,其中X=0.8-0.85,可换算为Bi0.04-0.085%,y=0.05-0.15,可换算为Ga0.0025-0.015%,z=0.05-0.1,可换算为Ag0.0025-0.01%;Pb余量。

本发明加入铋合金代替锑。因为铋与锑同族,其性能与锑相似。但实践证明,铋的加入量及方式对合金性能影响很大,一般控制含铋量在0.14%以。另外,铋易形成低溶点共晶物,铋的加入最好是采用适当的合金。本发明是将铋制成铋镓银三元合金加入的。镓可以有效地提高合金的表面能量,从而抑制PbO2向PbSO4的转化。银是一种十分良好的变质剂,银的加入可以使合金元素均匀分布,而且还可以抑制Ca,Bi,Ga元素向晶界析出,使合金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虽然银属于贵重金属,但加入的总量很小,不会造成合金成本的太大升高。

以下给出本发明的两个实施例:

实施例1:“用普通熔化炉配制出Pb-0.08%Ca合金,其温度控制在500~510℃。用坩锅炉在400℃时配制出85%Bi-10%Ga-5%Ag三元合金,将三元合金按0.05%的比例加入到Pb-0.08%,Ca合金中,然后在500℃±10℃下,浇铸成12V38AH密闭电池板栅。

实施例2:配制出Pb-0.1%Ca合金,其温度控制在510℃。配制80%Bi-10%Ga-10%Ag三元合金,按0.1%的比例加入到Pb-0.1%Ca合金中,后在500℃下铸成12V00AH密闭电池板栅。

本发明合金料具有优良的浇铸性能,机械性能,耐腐蚀性能和较低的电阻。用该合金制成的极板,在同等条件下与普通极板相比可缩短化成时间4-5小时。用该合金制作正极板栅的表面腐蚀产物是PbO2,克服了Pb-Ca合金由于表面腐蚀产物是PbSO4,所造成的电池早期容量下降。用该合金制作的电池板栅,其密闭反映效率达99.7%;第三次容量达106AH,循环使用寿命高达540次(60%放电),定压充电达到720天,均远远高于日本工业标准SBA2101-88和SBA3101-82的要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未经南开大学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58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