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驱动仿生高速自行车无效
| 申请号: | 92105865.9 | 申请日: | 1992-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16A | 公开(公告)日: | 1994-02-02 |
| 发明(设计)人: | 冯伟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伟民 |
| 主分类号: | B62M1/12 | 分类号: | B62M1/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30001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仿生 高速 自行车 | ||
1、一种双驱动仿生高速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它是通过利用力学中的杠杆原理和有关人体运动力学的仿生原理以及有关的空气动力学等方面理论为基础而设计的一种前后车轮同时驱动,并且在行进过程中驾驶人员手脚可全部参与驱动工作的新式自行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驱动仿生高速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后轮驱动系统系由脚蹬、弧形蹬杆、传动变速齿轮组、大链轮、传动链条以及飞轮等部件所组成,其中传动变速齿轮组内包含有扇齿轮和带有超越机构的齿轮,并且在驱动过程中脚蹬所划出的运动轨迹为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驱动仿生高速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前轮驱动系统系由驱动转向两用车把、驱动传动变速齿轮组、链轮和链条等所组成,其中传动变速齿轮组内含有扇齿轮和带有超越机构的齿轮,并且在驱动过程中驱动转向两用车把手柄所划的运动轨迹为向后轮方向的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驱动仿生高速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它的驱动转向两用车把上半部侧视投影形状为弧形,并且兼备前车轮驱动和转向两种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驱动仿生高速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前、后车轮驱动机构也可采用链条、链轮式传动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驱动仿生高速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前、后车轮驱动机构采用链条、链轮式传动装置时,其前驱动传动轴的安装位置设计为从转向、驱动两用车把的钢管空心中通过,其两轴端分别与前驱动曲臂旋转中心和前驱动主动链轮(大链轮)同心并为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驱动仿生高速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制动系统系由固定于车架梁上的制动杆、制动钢索、钢索滑轮,闸叉和闸皮所组成,其中制动杆为杠杆结构,通过向后扳动制动杆手柄并带动钢索、闸叉、闸皮等来实现制动功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驱动仿生高速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车座为靠背椅型,椅面为前尖后宽,其高度低于现行普通成人用自行车车座高度,并可根据需要分别做上、下或前、后方向的位置调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驱动仿生高速自行车,其特征在于配有可自由拆卸和折迭的全天侯防护车篷,车篷由有机玻璃风挡、车篷折迭骨架和车篷蒙布等所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驱动仿生高速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前车轮小于后车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驱动仿生高速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车轮、链轮、链条、飞轮、脚蹬、闸叉、闸皮等部件既可采用现行自行车零件标准件,又可根据需要设计专用件,并且可根据需要增设变速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驱动仿生高速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既可设计为双轮自行单车,又可设计为三轮客货车或三轮及四轮自行轿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伟民,未经冯伟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586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