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捕鱼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2105547.1 | 申请日: | 1992-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51C | 公开(公告)日: | 1997-03-05 |
发明(设计)人: | 方圣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圣元 |
主分类号: | A01K79/00 | 分类号: | A01K79/00 |
代理公司: | 农业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平 |
地址: | 113316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捕鱼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淡水鱼的捕捞方法,属于水产品捕捞技术领域。
我国目前现有水域近2800亿亩,可养水面仅7500万亩。湖泊、水库等养殖面积占可养面积的72%,但其渔产量仅占总产量的27%。原因之一是捕捞技术没有跟上。从1964年浙江水产研究所推出赶、栏、刺、张联合渔法后,淡水捕捞的落后局面才有所改观。所谓的赶、栏、刺、张联合渔法是指在湖泊、水库中设置赶网、栏网、刺网和定置张网,联合作业,进行捕捞。用栏网将湖泊、水库隔成若干个水域,在分隔的水域内设置赶网、刺网,用于驱赶鱼群和划分鱼道,将鱼群集中在易于起网操作的水段,在此处设置定置张网,捕获鱼类。上述大型网具,一般都由现成的网片进行拼接而成。用此种方法进行捕捞,起水率湖泊为70%,水库为40-60%。不足之处是底层鱼类起水率低、网具设置较多,成本较高。而其他零星捕捞,产量更小。由于淡水捕捞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因而成为困扰渔业生产的一大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网具较少,并且还能够捕获底层鱼类的淡水捕捞方法,从而大幅度地提高渔产力。
本发明的捕捞方法是在捕捞水域设置一张网深与水深相等、网宽与捕捞水面宽度相一致的拖曳网,竖网与拖曳网的上纲相连接,位于拖曳网的上方,高度为3-5米,宽度与拖曳网的宽度一致。捕捞作业时由潜水员逐段牵引拖曳网的下纲,从湖泊、水库的一端沿水底向另一端潜行。竖网用来防止上层鱼类的跳跃逃逸。随着潜水员的潜行,拖曳网便从水体的一端行至另一端,这样鱼类便集中在拖曳网的前方。当鱼群达到一定密度时,会顶网挣扎,拖曳网将会承受很大的张力。为防止鱼群破网逃逸,在拖曳网后挂有3-5个网箱,放开一小口使鱼群进入网箱。这样可做到随赶随捕。为防止滥捕,破坏渔业资源,宜选用网目较大的拖曳网,保证所捕鱼的商品规格,做到捕大留小。水底的地貌不规则时,潜水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牵引下纲时,绕过房屋、树木等障碍物。
本发明的效果十分显著。它解决了长期以来池、水库淡水捕捞出水率低的问题,而且少数人操作就能完成作业。它具有以下特点:
1、不受水形、地貌的影响。拖曳网可以根据不同水域的深度和宽度进行作业,无论水形、地貌情况多么复杂,都能因地制宜妥善处理。
2、使用网具简单。省略了栏网、刺网,降低了成本。
3、渔获物新鲜,商品率高。捕获的鱼类可随时上市,也可速冻保藏。
4、起水率高。不仅可捕中上层鱼类,还可捕捞底层鱼类,起水率可达95%以上。
实施例:
发明人曾在多处用此法捕鱼,水下大部分都是一人操作,渔获量都很高。下表是发明人在部分水域使用此法捕捞的统计表:
在牡丹江作业时因水库没有足够的速冻设备和网箱,因此不得不将已捕的鱼又放回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圣元,未经方圣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55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射模塑成型机的温度控制方法
- 下一篇:利用轧钢油泥生产三氧化二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