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烃类化合物氧化脱氢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2105107.7 | 申请日: | 1992-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62C | 公开(公告)日: | 1996-01-24 | 
| 发明(设计)人: | W·H·布伦德利;S·皮特罗西斯;J·克里茨托夫;G·格拉尼华德;R·德拉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姆和哈斯公司;S·皮特罗西斯;J·克里茨托夫;G·格拉尼华德;R·德拉格 | 
| 主分类号: | C07C5/48 | 分类号: | C07C5/48;C07C15/46;C07C15/04;C07C11/09;C07C11/167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樊卫民 | 
| 地址: | 美国宾***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化合物 氧化 脱氢 方法 | ||
1.一种烃类化合物氧化脱氢生产更加不饱和的产物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烃类化合物和氧在氧化脱氢催化剂存在下,在足以从烃类化合物脱除氢原子并生成更加不饱和的产物的水的条件下进行反应,所述的催化剂含选自下列碳质材料:
(a)具有至少250m2/g的选定的比表面积和选定的其中的催化剂具有至少0.1ml/g微孔隙率、中孔隙率和大孔隙率的孔分布的碳质材料,该材料选自由树脂聚合物热解制备的聚合物碳、由石油渣油热解制备的聚合物碳、由其他聚合碳前体热解制备的聚合物碳及其混合物;
(b)用有氧化还原活性的过渡金属部分掺杂的,其中掺杂剂选自CrO3、MoO3、MnO2、V2O5、Ce(NO3)3、TiO2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和选自聚合物热解制备的聚合物碳、由石油渣油热解制备的聚合物碳、由其他聚合物碳前体热解制备的聚合物碳及其混合物的碳质材料;
(c)它们的混合物。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烃类化合物选自烷基芳烃、烷烃、烯烃、含氧化合物以其混合物。
3.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烃类化合物选自烷基芳烃,其中烷基有至少6个碳原子;有至多6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和环状烷烃、烯烃,以及含氧化合物及其混合物。
4.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以空气提供氧。
5.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氧/烃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1∶1—5∶1。
6.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氧/烃类化合物摩尔比为0.5∶1—3.∶1。
7.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反应温度为200—550℃。
8.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反应压力为345至1034KPa。
9.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液体空速为0.01—10hr-1。
10.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大孔隙率和微孔隙率都大于中孔隙率。
11.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微孔隙率大于0.2ml/g。
12.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微孔隙率大于0.3ml/g。
13.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催化剂选自具有至少250m2/g的选定的比表面和选定的其中催化剂具有至少0.10ml/g的微孔隙率、中孔隙率和大孔隙率的孔分布的碳质材料,该材料选自树脂聚合物热解制备的聚合物碳、由石油渣油热解制备的聚合物碳、由其他聚合物碳前体热解制备的聚合物碳及其混合物。
14.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大孔隙率和微孔隙率都大于中孔隙率。
15.权利要求14的方法,其中微孔隙率大于0.2ml/g。
16.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催化剂是选自用有氧化还原活性的过渡金属部分掺杂的,其中掺杂剂选自CrO3、MoO3、MnO2、V2O5、Ce(NO3)3、TiO2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和选自由树脂聚合物热解制备的聚合物碳、由石油渣油热解制备的聚合物碳、由其他聚合物碳前体热解制备的聚合物碳及其混合物的碳质材料。
17.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中大孔隙率和微孔隙率都大于中孔隙率。
18.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微孔隙率大于0.2ml/g。
19.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催化剂选自具有至少250m2/g的选定比表面和选定的其中催化剂具有至少0.10ml/g的微孔隙率、中孔隙率和大孔隙率的孔分布的碳质材料,该材料选自由树脂聚合物热解制备的聚合物碳,用有氧化还原活性的过渡金属部分掺杂的碳质材料,其中掺杂剂选自CrO3、MoO3、MnO2、V2O5、Ce(NO3)3、TiO2和其混合物,和选自由树脂聚合物热解制备的聚合物碳,和其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姆和哈斯公司;S·皮特罗西斯;J·克里茨托夫;G·格拉尼华德;R·德拉格,未经罗姆和哈斯公司;S·皮特罗西斯;J·克里茨托夫;G·格拉尼华德;R·德拉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510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