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氟水的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2104336.8 | 申请日: | 1992-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56A | 公开(公告)日: | 1992-11-18 |
发明(设计)人: | 宋乾武;刘申伯;李承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C02F1/58 | 分类号: | C02F1/58;C02F1/56;C02F1/52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法律事务所 | 代理人: | 詹漪珠 |
地址: | 1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氟水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的处理方法,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用天然植物絮凝剂(NCF)复配方法处理含氟水。
世界上有不少地区的地下水或地表水含氟量较高,一般可达2~6mg/l。我国的河北、河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就属于高氟区。人畜长期饮用这种高含氟水会引起慢性中毒。轻者骨质疏松,重者会抽搐、痉挛,甚至会呼吸麻痹而致死。此外还可引起各种皮肤病。因此,对这类高含氟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饮用水的标准,保障人民健康,成为这些地区居民的迫切需要。
目前水中除氟的方法有多种,归纳起来有四类:
1.电渗析法
该方法是依靠水溶液中的F-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通过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离子交换膜,使F-随水溶液中的矿物质离子一同迁移至浓水中而被除去。该方法的主要优点是操作简单。其缺点是:(1)在除F-的同时,除去了水中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使处理后的水往往不适宜直接饮用;(2)当含氟量高于3mg/l时,难以一次除F-达到饮用水标准;(3)设备投资大,不适应大规模水处理工程使用;(4)水的收率低,一般仅有50%,水资源浪费严重;(5)设备管理复杂,成本高。鉴于上述原因,电渗析除F法很少在实际水处理工程中被采用。
2.离子交换法
该方法是依靠离子交换剂与水中的F-吸附交换作用,使其生成难溶的氟化物而被除去。这种方法,尤其以活性氧化铝为代表,目前在国内小型的除F-装置中被广泛采用。该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处理后的水一次达标,不改变水中的矿物质组分。存在问题是:(1)一次性投资大,水处理成本高;(2)无机离子交换剂衰退快,交换容量明显降低;(3)无机离子交换剂需反复再生,操作麻烦;(4)仅适用于小型的水处理工程。
3.化学沉淀法
化学沉淀法是向水溶液中加入某种阳离子与F-生成难溶的电解质,产生沉淀物而与水分离,从而除去F-。该方法主要用于某些高含F-(20~4000mg/l)的工业废水处理中。由于CaF2的溶解度为16mg/l,因此,即使加入过量的Ca2+,其水溶液中F-的残留量很难低于8mg/l,所以该方法不适用含F-低的饮用水处理。
4.混凝除F-法(《简明给水设计手册》,钟滦昌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12.)。
混凝除F-法是通过向水中加入无机混凝剂(如碱式氯化铝、聚合氯化铝、硫酸铝、氯化铁等)。其中的金属离子水解生成细微的胶核或绒絮体,这些絮体再吸附F-而产生共沉淀,从而达到除F-的目的,该方法的优点是工艺过程简单,操作管理方便,在除F-的同时,还可除去水中的悬浮物,降低浊度。存在问题是(1)形成的矾花细小,沉淀速度慢。混凝除F-过程中生成的絮体,需沉降8小时以上才能与水分离。这就需要极大的设备使沉淀完全,使工程投资大量增加。因此,该方法在实际工程中不能获得应用;(2)混凝剂投入后,由于阴离子(如Al3+)的水解,使水的pH值明显降低,易造成酸性水,不适宜饮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除氟速度快、处理成本低、水质好的天然植物絮凝剂(NCF)复配除氟方法。
本发明的方法是这样来实施的。在含F-较高的地下水或地表水(含F-量为2~6mg/l)中先加入水溶性铝盐类混凝剂,然后加入苛化的NCF,水中的F-就会随絮凝体很快沉淀下来而被除去,水中含F-量完全达到饮用水的标准0.5-1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未经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43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四扣镶绣
- 下一篇:降低水泥熟料中游离氧化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