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锅底感温式控温炒锅无效
| 申请号: | 92103915.8 | 申请日: | 1992-05-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35A | 公开(公告)日: | 1993-12-08 |
| 发明(设计)人: | 胡龙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龙江 |
| 主分类号: | A47J37/00 | 分类号: | A47J37/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姜华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锅底 感温式控温 炒锅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温炒锅的感温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锅底感温式控温炒锅。
先有技术中传统的控温炒锅存在下列的缺点:
1、在使食物迅速升温时,锅底的食物常会超过设定温度而发生烧焦现象。
2、在使用电磁炉炒锅时,其感应器的感温速度慢,因而无法应付大电力电磁炉的快速升温控制。
3、以往控温炒锅的感温结构并不理想,导致炒菜厨师有疲于控温的麻烦。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锅底感温式控温炒锅,利用感温器直接接触锅体底部,以获得最佳感温效果,受控的稳定温度最准。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锅底感温式控温炒锅,尤其适于大功率的电磁炉炒锅,能保持精密的温控。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锅底感温式控温炒锅,通过电子电路响应所设感温器的电阻值的变化从而达到精密控温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锅底感温式控温炒锅,其特征在于:锅体底面设有形状相吻合的感应线圈或发热体,并在感应线圈或发热体中间预留出空间用以安装感温器,且利用弹性构件将其推紧密合,再以电子线路响应所连结的感温器的变化,从而达到感温效果最佳、精密控温的目的。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感温器是热敏电阻或其他感热器,以电子电路响应感温器的电阻值的变化从而达到精密控温的目的;电子线路是以经稳压后的晶体管与热敏电阻、可变电阻组成的偏压电路,进而使继电器、感应振荡电源或发热体电源依序动作。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特征部分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子电路线路图。
图4、5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锅体与铜板分开的示意图。
请参阅图1、2所示,是本发明的一种锅底感温式控温炒锅的组合、特征剖视图,主要是在锅体(10)底面设置与锅体形状相吻合的感应线圈或发热体(20),并在感应线圈或发热体中间预留出空间用以吻合地装设感温器(30),而且利用弹性构件(40)将其推紧密合,参照图3所示,再以电子线路(50)响应所连结的感温器(30)的变化,从而达到感温效果最佳、精密控温的目的。
如图2所示,感温器(30)是热敏电阻或其它感热器,是包容在铜板(31)的铜板洞(32)内的,并且对铜板(31)顶面与锅体(10)底面吻合接触面积给予特别设计进行加大,使该接触面可以不需要涂覆导热剂,且在柱状热敏电阻感温器(30)与铜板洞(32)的空隙间(当然缝隙是愈小愈好)填入耐高温导热的绝缘剂(33)(例如氧化镁(MgO)或珐瑯(enamcl)等),从而保证绝缘上的万无一失。在铜板(31)的底端连接有弹性构件(40)用于将其推紧密合,而弹性构件(40)在本实施例中是弹簧(40),弹簧另一端连接到固定座(36)上。利用弹簧(40)的推紧设计的目的,是出于实务上考虑消除感温器(30)本身受热膨胀后所产生的间隙,以免造成传热感温不良的现象,而且感温器(30)一端的耐热导线(301)连接到电子电路(50),以利用电子电路(50)响应感温器(30)的电阻值的变化,进而达到精密控温的目的。
继续参阅图3所示,是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电子电路(50)的线路图,电子线路是以经稳压后的晶体管TR与热敏电阻R2、可变电阻VR1和电阻R1组成的偏压电路,进而使继电器RL、感应振荡电源或发热体电源PW依序动作。本发明的使用情况及作用原理如下:
考虑到实际操作上的各种因素,本发明是利用锅体(10)与感应线圈(20)形状相吻合组成一体的结构型态,再配合使锅体(10)放置定位的锅体置放框架,达到感温器(30)直接接触锅体(10)底部的,以获得最佳感温效果,以及最准确的受控稳定温度。
其工作原理是,由R1与VR1构成偏压向TR的基极(B)提供正电压,但在由R3向ZD提供电流后,ZD两端便有稳定的电压供入TR的发射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龙江,未经胡龙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39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