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药、饮料原料——鲜竹沥的生产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2103015.0 | 申请日: | 1992-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72A | 公开(公告)日: | 1992-11-25 |
| 发明(设计)人: | 毛友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中医学院 |
| 主分类号: | A23L2/04 | 分类号: | A23L2/04;A61J3/00 |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小欢 |
| 地址: | 330006***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 饮料 原料 竹沥 生产 方法 | ||
该发明涉及中药原料、饮料原料加工生产技术领域。
鲜竹沥是医药界人士熟知的止咳化痰、息风止痉中药,同时又是近年来科技人员着手开发的保健型。风味型鲜竹沥饮料的主要原料。其古老传统的加工方法亦即目前我国药典规定的加工方法是烧制法,即把新鲜竹子切成一定的长度,然后在竹子的中段明火加热烧烤,迫使竹子组织结构中的液体因热膨胀原理向两端渗出,收集渗出液即为所需的鲜竹沥。另外近年来我国个别制药企业出现了将竹子破碎后加水渗鹿的方法制取鲜竹沥原料。
该发明的目的是为提高鲜竹沥的有效成份提高得率,使其应用领域不仅仅局限于中成药的生产需要,同时可应用于保健型、风味型食品饮料行业,以起预防保健之功能,而且还可有效地减少竹林砍伐面积,保护生态平衡。
该发明的生产方法可分别采用三种流程进行加工,其方法之一是:首先将新鲜的竹子用机器破碎成薄片,放入浸渍溶器中,加入冷水或热水进行自然浸渍,使其有效成份进入水中。浸渍时间主要依水的温度和竹子的破碎程度而定,若为1-2mm左右厚的薄碎片一般浸渍时间冷水为12-24小时左右为宜,热水(90℃左右)为1-2小时为宜。浸渍液经过滤或离心后清液如符合规定即为鲜竹沥,然后根据中药加工、饮料加工的不同浓度要求进行添加、配制、处理。如一次浸渍达不到规定浓度则可进行浓缩或进行多次浸渍即将浸渍一次后的浸出液重新作为溶剂加入新破碎竹片进行浸渍,直至得到规定浓度的鲜竹沥为止。方法之二是将新鲜的竹子用机器破碎成薄片后,放入煎煮罐(锅)中加水进行煎煮约30-60分钟,然后将煎煮液粗滤放置一段时间过滤或离心取清液即为所生产的鲜竹沥。若浓度达不到规定则可将经一次煎煮得到的粗滤液进行浓缩或重新作为溶剂加入煎煮罐(锅)中煎煮新破碎竹片至达到规定浓度的鲜竹沥。生产方法之三是:将新鲜竹子破碎后放入煎煮蒸馏罐中进行蒸馏、煎煮,收集蒸馏液和煎煮液,煎煮液静置过滤或离心取清液,然后与蒸馏液混合即得鲜竹沥,该方法进行蒸馏、煎煮加工过程大约30-60分钟,为了得到高浓度鲜竹沥可将煎煮液进行浓缩或将煎煮液再加入新破碎竹片中再进行蒸馏煎煮。用上述三种方法生产的鲜竹沥可广泛应用于中成药加工、饮料食品生产。
该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显著特点和优越性。它能在保证产品质量与现有烧制法一致前提下提高产品得率近十倍,从而达到减少生产鲜竹沥用竹子量的90%,保护了生态平衡。另外用该发明方法生产的鲜竹沥可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下脚料可用于造纸生产纸张,无三废危害。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案是在有条件的制药企业、饮料加工企业应用此方法进行鲜竹沥中成药生产、鲜竹沥饮料产品的开发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中医学院,未经江西中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30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健磁乳罩
- 下一篇:三元混合除草剂——除草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