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静电成象感光体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2102806.7 | 申请日: | 1992-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76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19 |
| 发明(设计)人: | 吉田晃;大高睦雄;沢田衡一;川守田阳一;丸冈秀朗;相马孝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3G5/10 | 分类号: | G03G5/1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爱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静电 成象 感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电成象感光体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有一个用特定方法清洗过的导电载体和一夹层的静电成象感光体及其制备方法。
通常,静电成象感光体包括一导电载体和一在其上形成的感光层。可用作导电载体的材料包括金属如铝、铜、铁、黄铜和不锈钢及其合金。其中铝由于其高度可加工性及高度定型性,使用最广泛。导电载体通常用滚轧、浇铸、机加工等方法制备,载体的工作表面通常被油料如加工油、机加工油和加工期间所用的防锈油(如煤油,聚丁烯等)或加工刮屑,空气中的粉尘。人的手印等玷污。
如果感光层在这样情况下的载体上形成,所成的感光层不均匀不能起感光体的作用。即使能够起作用当感光体用于静电成象设备(复印机,激光打印机,LED打印机,液晶屏幕打印机和传真机)时,成象质量也很差。
因此,载体的彻底清洗对制备静电成象感光体是必不可少的。
以前,用卤代烃如三氯乙烯、三氯乙烷、二氯甲烷和四氯化碳清洗静电成象感光体的载体,因为卤代烃具有去污性能、不可燃性及快干性,酸和碱也可用于清洗载体。此外,作为干燥清洗方法,可使用臭氧、紫外线等辐照方法分解附着的污物。
然而,有机溶剂包括卤代烃溶剂不仅对人体而且对全球环境会造成危害。使用酸或碱需要一个中和步骤,否则会导致载体表面的腐蚀。臭氧本身对人体有害。为克服上述不足,必然需要更大规模的设备,这意味设备的占地更大和高成本。
为解决这些问题,用水清洗载体的方法公开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58-14841和1-130159中。
在用主要由水组成的液体清洗载体时,通过使用助剂如表面活性剂。超声波破碎气蚀作用,来自喷嘴的高压水喷溅以及使用毛刷或刮片能有效地改进清洁度。
然而,用水清洗有可能在载体表面形成不均匀氧化膜或擦伤其表面,这有可能对静电成象感光体的特性造成不良影响。
为满足静电成象中更高的图象质量、更快的速度及更长的寿命的要求,人们一直在研究更令人满意的静电成象感光体。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个有优异静电成象特性的静电成象感光体。
本发明也提供一种不影响环境和人体的制备优异的静电成象感光体的方法。
本发明的静电成象感光体包括导电载体、氧化膜、夹层和感光层,其中氧化膜是通过导电载体用主要由水组成的溶液清洗获得的,夹层含树脂和导电物质,导电物质选自金属、金属氧化物和炭黑。
本发明也提供一个制备静电成象感光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用主要由水组成的液体清洗导电载体的表面以在导电载体的表面形成氧化膜;在清洗后的导电载体上形成一夹层,其中夹层含有树脂和导电物质,导电物质选自金属、金属氧化物和炭黑;和在夹层上形成感光层。
本发明的静电成象感光体包括用主要由水组成的溶液清洗过的导电载体,含导电物质的夹层和感光层。
用于本发明的导电载体材料包括金属如铝、铜、铁、黄铜和不锈钢,由上述金属(带或不带其它元素)组成的合金,用上述金属或合金涂敷或蒸汽沉积的材料如纸、塑料和陶瓷。其中,由于铝和铝合金的易加工性和不易变形性而被优选。导电载体可以是圆筒形或板形,但形状不受此限制。在本发明中,导电载体的表面可用机加工或其它方法加工。
在本发明中,用于清洗载体的主要由水组成的溶液可以只由水组成,还可含有助剂如从弱酸性到碱性的表面活性剂。含有从0.1~20份(重量)的表面活性剂到100份(重量)的水的溶液在本发明中是优选的。
所用的水最好是高纯度的且有不小于0.1MΩ的电阻率。表面活性剂是有疏水基团和亲水基团的化合物。它倾向于在两种物质(载体和油)界面处聚结且能有效地分离这两种物质。根据亲水基类型,表面活性剂可分成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类。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高级脂肪醇硫酸酯的钠盐,氯化烷基三甲基铵,烷基二甲基铵内酯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高级脂肪醇一环氧乙烷加合物(聚乙二醇烷基醚)。这些表面活性剂的任一个在本发明中都是有效的。
依据所用表面活性剂的类型,清洗温度最好在25到80℃之间。
为了更有效地清洗,除了将载体浸渍在水溶中外,还可使用毛刷或刮片或用来自喷嘴的高压水喷溅或超声波处理。超声波处理是特别优选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28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