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电极式稳态环量电场发生器无效
| 申请号: | 92102788.5 | 申请日: | 1992-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076A | 公开(公告)日: | 1993-11-03 |
| 发明(设计)人: | 杨松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松涛 |
| 主分类号: | H02K57/00 | 分类号: | H02K57/00;H02N1/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3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电极 稳态 电场 发生器 | ||
本发明涉及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
在通常的机电能量转换装置中,必须依靠磁场藕合才能获得电场环量,磁体结构复杂,重量大,费材料。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不需要磁场藕合而产生电场环量的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装置有一个作为电极的转子和一个作为电极的定子,该转子电极和定子电极用电阻材料制成,这两个电极的其中一个具有光滑连续的电极表面,另一个电极具有沿圆周均布的凹凸表面或间隔电极表面,以便在两电极间隙中产生不均匀分布的电场。所述电阻材料电极可以是在绝缘基体上涂覆一周电阻膜作为电极,也可以将一个整体电阻材料加工成定子或转子作为电极。
在转子电极和定子电极上施加直流电压,使两电极的间隙中产生不均匀电场分布,当转子旋转时,光滑电极表面的局部电荷分布会产生周期性变化,并产生功耗,由于转子电极和定子电极之间为开路状态,该功耗只能由转子的机械功提供,因此,两电极间隙中的电场必有稳态环量才能对转子产生转矩获得机械功。
这种产生电场环量的方式不用磁场藕合,结构简单,省材料,重量轻。
本发明结合以下实施例及附图给以说明。
附图1表示的是所述装置径向式结构方案的轴视图。图中:(1)转子绝缘基体,(2)转子电阻膜电极,(3)定子绝缘基体,(4)定子电阻膜电极。
在该结构中,转子电极(2)和定子电极(4)径向相对,转子电极(2)和定子电极(4)是在绝缘基体(1)(2)上涂覆一周的电阻膜。转子电极面具有沿圆周均布的凹凸结构,定子电极面为光滑面,反之也可以。转子电极(2)可以通过电刷结构与电源连通。该转子和定子可以通过壳体、端盖、轴和轴承连接为一个整体。
附图2表示的是所述装置的轴向式结构剖示图。图中:(1)转子绝缘基体,(2)转子电阻膜电极,(3)定子绝缘基体,(4)定子电阻膜电极,(5)轴。
在该结构中。转子电极(2)和定子电极(4)轴向相对,转子电极(2)和定子电极(4)是在圆盘形的绝缘基体上(1)(3)上涂覆一周的电阻膜。转子电极面具有沿圆周均布的凹凸结构,定子电极面为光滑面,反之也可以。转子电极(2)可以通过电刷机构与电源连接。该转子和定子可以通过壳体、端盖、轴和轴承连接为一个整体。
在上述两种结构中,由于定子承受的机械力很小,所以,定子可以用整体的电阻材料加工而成为定子电极,该电阻材料可以是在绝缘材料中添加导电材料(例如炭黑)的混合体。
在上述装置中,可以在光滑绝缘基体表面沿圆周均匀间隔涂覆条状电阻膜代替凹凸表面电极。也可以用整体金属材料加工制成具有凹凸的表面作为电极。
在上述装置中,可以在转子电极和定子电极上施加直流电压以获得直流电场环量,也可以施加交流电压以获得交流电场环量。
在上述装置中,连接转子和定子的壳体和端盖一般也需要用绝缘材料制成。
在上述装置中,环量电场将在电阻膜上产生环电流,导致周围空间产生环电场,因此,该装置的一个用途发明是可以在该装置外侧同轴安置环形线圈以获得该环电势和能量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松涛,未经杨松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27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速食鲜米粉的配制
- 下一篇:兔用营养舔砖及其舔食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