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水膜层压件无效
| 申请号: | 92101244.6 | 申请日: | 1992-0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76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15 |
| 发明(设计)人: | R·F·詹金斯;K·R·巴特利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雷斯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J7/02 | 分类号: | C09J7/02;E04D5/1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姜建成,于燕生 |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 层压 | ||
本发明涉及用于防水或防潮的组合物和方法,可用于在房屋建筑和其它土木工程项目中使用的各种渗水材料。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些新型防水膜,其中包括载体、合成粘合剂和保护层。
在房屋建筑和其它土木工程项目(例如道路和桥梁)中使用的各种材料,由于其固有的性质或是诸如裂隙或孔洞之类的缺陷而容易渗水。常常需要减小或排除水对由这些材料构成的建筑物的渗透,例如对地下建筑物墙壁的渗透,在某些建筑物中这样做是至关重要的,例如放置贵重电气设备的建筑物或水下行驶车辆隧道或人行隧道。
在常规的防水操作中,防水材料是后施用在已建成的混凝土结构上。现有的常规防水剂包括乙烯丙烯二烯单体(EPDM)薄板、聚氯乙烯薄板、氯丁橡胶薄板、膨润土护板、组合沥青体系、煤焦油基组合物和其它沥青基组合物,目前优选沥青基组合物;最优选的是在美国专利3,741,856、3,853,682和3,900,102中提到的由载体薄膜和沥青层构成的预制柔性薄板状防水层压件。Bituthene牌防水材料是流行的商品薄膜的一个实例。
在很多市内建筑项目中,建筑物的混凝土基础浇筑地点十分靠近相邻建筑物的基础和/或地界线。在这些情况下,要沿着基础的外表面安上永久性的混凝土模板。这称作“垂直套板”或简称“套板”。在套板操作期间,实质上不可能在已固化的基础外表面上贴敷一个常规的后施防水膜,因为混凝土的外表面不能暴露出来。因此,曾试图在浇筑湿混凝土之前在套板上贴上先施型的防水膜。先施防水系统限于膨润土基产品,包括Voiclay护板、Paraseal和Claymax。这些产品借助膨润土与水接触时发生膨胀的能力,形成了不透水层。但是,套板材料/建筑物的刚性实际上阻碍了所形成的膨胀湿粘土层达到足以保证材料不透水的高密度。
常规上优选的沥青基防水膜系统在套板中以粘合剂朝外的形式施用时有几个明显缺陷。第一,它们在户外暴露短时间即会氧化,在粘合剂表面上形成“泥裂痕”。氧化了的表面与后浇筑的混凝土不粘结。第二,防水膜的暴露的粘合剂表面会被风雨或灰尘弄脏。因此,最好是有一种基本上不发粘的防水膜,它能预先贴敷在混凝土模板上,能耐受实时户外暴露造成的化学和物理变化,并且与后浇筑的混凝土结构形成充分粘合的牢固结合。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防水膜,它可以预施在混凝土模板上,并且与后浇筑的混凝土牢固粘合。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膜以耐受户外暴露期间的化学和物理变化并仍能与后浇筑的混凝土形成牢固的紧密结合。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度耐气候的防水膜,它在接触时基本上不发粘。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非沥青质的防水膜。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特别适合垂直套板结构的防水膜。
这些目的及其它目的在以下说明中将变得显而易见。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水膜,它包括一种载体、一种涂在载体基底一个表面上的合成粘合剂和一个涂在合成粘合剂上的保护层。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使后浇筑的混凝土结构防水的方法,包括将一种载体贴着在混凝土模板的内部和后浇筑混凝土,其中所述载体还包含涂有保护涂层的合成粘合剂。另外,本发明涉及后浇筑的混凝土结构,该结构包括粘着在所述结构外露表面的全部或一部分上的一种防水膜,其中所述膜包括载体、涂在载体基底一个面上的合成粘合剂和涂在合成粘合剂上的保护涂层,保护涂层面与所述结构接触。
图1是整个防水系统的侧向截面图。
如上所述,常规防水膜,尤其是沥青基防水膜,当在套板中以粘合剂朝外的形式施用时有很多问题。首先,当沥青基防水膜恰当地施用于后浇筑混凝土,且没有沥青基粘合剂暴露在户外时,虽然沥青基防水膜的地下部分的性能良好,但是暴露出的粘合剂部分耐气候性不好。其次,目前在防水工业中使用的粘合剂会被风雨和灰尘弄脏。它们强烈的粘着性也会使令建筑工人生厌。本发明由于发现了一种防水膜而解决了这些问题,该膜包括载体、涂在载体一个面上的合成粘合剂和涂在合成粘合剂上的保护层,在经过户外天气中实时暴露之后,它仍能与后浇筑的混凝土充分粘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雷斯公司,未经格雷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1012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机械
- 下一篇:补偿电动机驱动逆变器死区时间引起电压误差的方法及装置





